从鸡鸣寺药师佛塔说南京

标签:
南京明孝陵钟山药师佛塔南京鸡鸣寺 |
分类: 金鉴堂 |
几日前,惊闻南京鸡鸣寺起火,药师佛塔被烧掉,心痛不已。
登高远眺,凭栏临风可以让人游目骋怀,发思古之幽情,是许多人爱做的事。例如武汉黄鹤楼、杭州六合塔、镇江金山江天寺慈寿塔都是古来登高之佳地。当然这其中必然也包括鸡鸣寺的药师佛塔。
我独偏爱药师佛塔。从塔上望去,下面就是古城墙。古城墙上荒草凄凄,一路蜿蜒而去,看不到尽头。就好像时光的不知其来处和去处一样。再向远处是重重山影,再联想到中山陵、明孝陵等古迹,更不免让人感叹。古城墙再下面就是知名的玄武湖了。古城南京在药师佛塔之下显得格外的真实,历史在远眺中也同样真实而深刻。总能让人想起那句有名的诗“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京,真是一个把历史浸润在骨子里的城市。我真的格外喜欢南京。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最有名的是诸葛亮的评价“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南京给我的映象不但有文化沉积之大气、江南清新之灵气,还有山明水秀之柔美。久居北京,同样是古都,又差别极大。不但南北文化之差异,而且从内到外之气质绝不相类。北京是包容、博大而深邃的,但是好像在另一面又因为过于国际化的发展,缺少了南京那种古旧的气韵。
喜欢生小在南京长大的老人。记得第一次去鸡鸣寺时找不到地方,在半途问路。一位长者手持折扇,戴着宽边眼镜,颇有江南才子之儒雅。用那一口地道的南京普通话和从容有序的语调格外清晰地讲解了路线,让我顿时明了。还深深地记得长者在念着“古鸡鸣寺”那几个字时字字千钧的味道。这和地道的老北京总恨不得亲自给你带路同样让人心情舒畅而又感怀。
喜欢南京城里时不时在一处路人、游人很少的地方就会看到高大石壁或是参天古木或是典型的南方古建筑那种又长又翘曲线极美的飞檐。那种很旧的黯淡红色给人无限遐想,能把人带回到时光的另一端。
喜欢在雾气蒙蒙的钟山之颠眺望若隐若现的南京城,尤其是万家灯火的时候。历史又何尝不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钟山依旧美丽如故,真让人惊羡它绿植苍苍,空气清甜。怪不得秦淮河畔曾经美人如织。在这么美丽的城市,人也自然有了实在的美貌和气质。
明太祖洪武帝之孝陵就在钟山之阳。其陵寝和钟山本身结合之和谐就是值得称道之事。孝陵一路扬扬洒洒,极尽大气,不愧为明清皇陵陵制之首创。神路极美,掩映在丛丛古木之中,高大的翁仲在此守护着洪武帝数百年,已然成了仙灵。宝顶之大也极让人惊叹,可想而知那太祖长眠之地宫的规模。再想想晚清德宗之崇陵那仅容梓宫的小小幽穴,更让人感叹。傍晚无人时,若在马道上听到宝顶之上风过疏竹的鸣鸣之音,又像是太祖等过往灵魂的哀叹。
若说哀叹,不能不提梅花山下的孙权墓。此时仅存一碑作为考证。曾经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而让曹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的东吴大帝也早就驾鹤西去了。往事如烟而散,历史的痕迹又那么容易让人在瞬间捕捉到。
不喜欢秦淮河畔在夜景里俗气的灯饰。不喜欢夫子庙里草台班子的丝竹乐表演。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夫子还立于庭中,不知做何感想。
把我最深的祝福给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