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沅汰
沅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382
  • 关注人气: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扭曲了的“尊老爱幼”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09-07-27 12:32:38)
标签:

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

老人

先秦

长辈

分类: 金鉴堂

被扭曲了的“尊老爱幼”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最近听说了好多很不好的事。基本上都是哪家的老人仗着年纪老,倚老卖老;或是哪家的孩子,因为年纪小,缺少管束,为所欲为。

不错,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尊老爱幼”并不是指把老人当祖宗牌位一样供着,千万动不得;也不是指把小孩宠得没边,由着他们任性胡为。

什么叫尊?什么叫爱?既有从实际出发的特别的照顾方法,也是指发自内心的情感上的呵护。要说这样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是一点也没错。不管是《周礼》中先秦社会的记载,还是《礼记》中诸多具体的理论还有执行行为条目,还有其他古圣先贤的观点,都映证了这一点。

先秦社会的农耕制度下,对于黄发老人和垂苕少年在从事农业生产时都有照顾,对于他们的生活也有具体的保护措施,甚至是犯了罪也要依据具体情况在刑罚方面有所减免。再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经过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国人的思想程度也有大大的提高,而对于尊老爱幼就做得更完善了。尊重长辈不只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更要体现在自己的心理上,要发自内心地体贴长辈,并尽自己所能让他们保持心情愉快。这个时候不讲究以多么大的财力去刻意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既使是只能提供简单的衣食住行也没关系,只要能让老人高兴就是孝。后来,孟子更是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才是真正把尊老爱幼提上了一个新的阶段。毕竟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和孩子更容易得到自己的呵护,而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想要做到这一点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可是时间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时代总在发生变化。什么是礼?三王时代生产资料共有,所以大人世及以为礼,就是所谓禅让。到了私有制的时代,汤放逐夏桀,武王伐纣就是新的礼。礼也是要符合时代特征的。

不过在现在的时代,对于尊老爱幼的继承似乎出了一点问题。尊老变成了无限制满足老人的一切要求,当然是自己家的老人。爱幼变成了无限制宠溺孩子的一切行为。结果就是有那么一部分老人在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之后渐渐开始形成习惯,觉得儿孙辈就该不计条件不计对错地让自己高兴,而不管自己的思想合理不合理,带着些倚老卖老的意味。而被宠得过分的孩子们也仗着自己因年纪小而总被大人优待变得无法无天起来。

这样的现象看着让人担忧。老年人上承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下启不可预知的未来时代,又都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来体味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精华。而小孩子们要从一级又一级的长辈那里继承和体味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且将来要开启和创造一个新的更壮观的时代,又是绝对的重要。只顾满足个人私欲的老人和启蒙教育失败的孩子双方各自能承担起自己身上的重任,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吗?

这样被扭曲的尊老爱幼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尊,要以礼尊之,这个礼是发自内心的。先秦时代会推举出三老、五更等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在大学里举行饮酒礼,连天子都要以父兄之礼养之。一方面表示尊老,一方面也是要向这样年老德劭的老人虚心学习,以便继承和发扬。如果是自己家里的普通老人,一方面要照顾好饮食起居以怡声怡气的容色事之,另一方面更是爱护老人的名誉与形像,不肯让老人有一点损失。所以如果老人有错误,与其得罪乡人,不如努力劝谏,让老人更可亲可敬。这也是人和禽兽的区别之一,若只是提供食物无冻饿之忧,那很多动物也能做到,可我们是被礼仪教化了两千多年的人类。

要论对孩子,似乎特殊照顾比起老年人要少多了,更多的是让他们在衣食无忧之后得到完备的教养。在古代,对于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是不同的。当然那时候的按性别分化教育做得并不像我们今人思想中想的那么完善,但是也有好处。比如男孩要有保家卫国的男子气,种种社交礼仪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社会相融合。女孩更会操持家业,并且会以礼应对家族中种种的远近亲疏等上下辈份的亲戚,还具有温婉谦和的女子特性。现代若要提倡区分性别进行教育不再是为了男尊女卑,不过男女分别按不同的性别具有不同的特点确实是应该的事。古代的孩子从会自己吃饭就要教他们自己拿筷子;从会说话就要教他们如何跟别人对话;从明白事理就要学做人……这些难道不也是对孩子们的爱护?不是我们现今社会该学习的吗?放纵不是爱,因为那根本不是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的好,说不定还是害了他们。

另外,尊老爱幼的口号,绝对不应该单拿出来喊。老必然对的是少,幼必然对的是长,关系都是相互的,不能只拿一方面说事。少要尊老,老也必然要对少慈爱;长要爱幼,幼也必然要对长尊敬。关系是两方面的事,不能只要求单方,只有对双方都有要求,并且双方都达到要求,这样才能使关系趋于和谐。

尊老爱幼,不只是单把口号拿出来说说的事了,毕竟我们也是真正的礼仪之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