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二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行者无疆 |
参观洞窟;
莫高窟特窟:盛唐45,盛唐217窟,中唐158窟,晚唐156窟
普通窟:北周428窟,隋401窟,隋407窟,隋419窟,初唐23窟,初唐323窟,初唐328窟,盛唐335窟,晚唐12窟,晚唐17窟(藏经洞),五代61窟
特窟介绍:
盛唐45窟:其塑像为盛唐的代表作。阿难和善而智慧,迦叶宁静而通达,菩萨优雅而唯美,金刚狰狞而生动。其中二胁侍菩萨集中体现了盛唐以鼓腹,肉包骨为美的审美观。南壁为观音普门品和观音三十三应身,无论是山中遇盗的胡商还是深陷囹圄的罪人,危难中念叨“念彼观音力”,便可化险为夷,画面人物生动形象,令人拍手称绝。
盛唐217窟:其南壁的化城喻品壁画如田园诗般的青绿山水画,人物构图错落有致,区别于晚唐的平行式构图。不同于经书所言的荒芜人烟,道路艰险,画家按照自己的想象描绘了远行取宝的行人穿行于涓涓细水,青翠山峦之间的情景,仿佛是置身于世外桃源。其高超的表现手法也体现了盛唐青绿山水画达到了繁荣时期。
中唐158窟:为吐蕃占领敦煌时期修筑的涅槃窟。佛祖涅槃像表情安详宁静,如出游后小憩片刻,给人以内心的恬静。菩萨举哀图中修行功德圆满的菩萨们神态自然,面带微笑,因为理解佛祖涅槃即可获得精神的解脱,逃离苦海,而洞窟壁画的弟子举哀图和帝王举哀图中的世俗人物神情各异,或振臂痛哭,或凝神思索,或袒胸破腹,或割鼻挖耳,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佛床下还有奏乐跳舞的外族信徒,沿袭了印度以歌舞供养佛祖的形式。此窟的壁画为研究西域各族的丧葬习俗,民族交流提供了生动的资料。
晚唐156窟:为河西节度使张仪潮功德窟,张仪潮曾带领敦煌人民推翻了吐蕃的统治,归附大唐。其壁画张仪潮出行图和宋国夫人出行图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生动展现了晚唐的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