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性自我评价表
(2012-06-21 06:37:49)
标签:
评价表杂谈 |
教师发展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
评价要素 |
分值 |
|
自评 |
自评 |
一 师德 师风 15 |
有爱心。做到"两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
5 |
1、教书育人,德育意识强,随时随地指导学生的言行;教师自己要做真人。 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为人师表;要有美好的心灵、端庄的仪表、关心热爱学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升旗、集体活动、教师的仪表风范、教师的课余的表现以及所教学生的思想素质、精神面貌、学习状态、学生的养成习惯等进行评价)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赢得学生得尊敬。热情对待家长,不体罚学生,不训斥家长。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平时观察、学生座谈、学生问卷、家长测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等。) 2、具有健康的心态,并能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团结同志,互相支持,有团队精神。 3、积极参加党、团、工会活动,响应党和国家的各项号召。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闲谈,不乱窜办公室,不干私活等。 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的利益。 坚守岗位,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及领导交给的临时工作。 准时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不迟到、不无故缺席,并认真记好学习笔记。 尊重领导,服从组织分配。 4、积极参与学生、家长、校长、同事交流和沟通,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 |
|
|
公正、 诚实。 |
2 |
|
|
||
积极上进,具有奉献精神 |
5 |
|
|
||
交流与 反思 |
3 |
||||
二 教学常规30 |
计划总结 |
5 |
1、按规定上交的材料,每少一份减1分。 2、违反上课有关规定、缺课、挪课、自行调课的每次减1分。 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面对新课程标准,再度审视已往的教学评价标准,它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急需按新课程理念,构建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高全体学生地全面素质。 备课检查主要注重备课质量,能否真正地为教学服务,注重实用性和课后反思;每次检查要注重教师的发展,对有进步的教师和有闪光点的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以激励教师的发展。 变以往的作业评价形式,作业不在统一规定,教师可视班级情况自主选择,作业检查要关注教师批改的态度,作业的质量,批改的程度,学生良好的习惯等。 作业评价方式:每学期每班作业检查2次,根据作业质量进行评定;所任学科以作业为主,无作业的学科以体现教师课外辅导的其他工作来体现。 歧视、挖苦、排斥后进生每次减1分,按规定家访次数每少一次减1分 |
|
|
课堂教学 |
10 |
|
|
||
备课作业 |
10 |
|
|
||
转化后进 家校联系 |
5 |
|
|
||
三岗位工作45 |
出 |
10 |
一学期请假累计不超过2天(婚、丧、法定假日按规定执行)事假每超过一天扣0.4分,病假(需持医院有关证明)每超过一天扣0.2分;旷课一节扣2分;迟到2次以上每次扣0.2分;扣满10分为止。 |
|
|
工作量 |
15 |
教学工作总量=上课学时数+辅导学时数(早读) 上课学时数=每周实际上课节数 工作量=教学工作总量+兼职(包括职员工作) |
|
|
|
兼 |
|
教研组长、大队辅导员、班主任、报账员、年级组长、科任组长、体育训练、仪器管理、功能室管理兴趣小组等。 |
|
|
|
教学成绩 与 服务质量 |
20 |
教学成绩评价分两方面,一要关注学校组织地大小检测。班主任取学校组织地大小检测次数的综合平均分(遇有区统考的,以统考那次为主);二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数学--包括计算、综合运用、实际运用等能力;语文--朗读、阅读、作文、课外阅读等);新接班一年内,班级成绩及学生综合能力有提高的,视提高的幅度来评定教师的教学成绩;其他教师的教学成绩的评定以平时领导听课、组织学生参与上级部门或学校组织的竞赛活动的成绩和期末测评进行综合评价(评议为主)。 科室职员工作成绩(包括教学成绩和服务质量)以评议为主。 |
|
|
|
四专业成长25 |
校本教研 实验课题 |
5 |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在研究探索中创造性地工作,掌握科研方法,积极主动搞科研。 有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的研究课题,并能遵循科研规律,按照科学的方法规范操作。 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持之以恒,把"科研兴教"确立为一生的工作信念。 自觉更新教育科研理念,积极参与并全身投入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中去。人人有实验课题、改革项目。 缺席校本教研活动一次减0.5分,课题组获区以上表彰加1分。 |
|
|
|
|
|
|
|
|
听课评课 公开教学 |
5 |
1、每少听一节减0.1分(教师20节/学期) 2、未交评课发言稿(规定交评课发言稿的)减0.5分。 3、未上公开课减2分(男50岁、女45岁以上有开公开课加0.5分)4、承担校以上公开课每节加1分。 |
|
|
|
经验论文 竞赛获奖 |
5 |
1、论文地级2.5分,区级2分,校级1.5分,论文省级以上、CN刊加1分。(非教育部门主办减等)2、学生竞赛指导奖,区级一等2.5分(降等减0.5分),办级一等1分,获市级以上加1.5分。(以学生的最高等次记分,重复的证书每人次加0.5分) |
|
|
|
学科知识 |
5 |
(1)正确掌握本学科的有关概念。 (2)灵活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方法。 (3)了解本学科的动态与发展。 (4)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每学年对所教学段进行新课程标准和业务水平考试) |
|
|
|
文化素养 |
5 |
(1)热爱学习。由良好的新闻记者习惯和获取新知识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新知。(2)具备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应付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的需要。(3)具备较高地文明礼仪水平。未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分,本期内取得高一级毕业证加0.5分。(参考教师学历,课堂教学表现出的文化素养(普通话、广博的学科知识)及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仪表风范等) |
|
|
|
附加 5 |
参与和共事能力 |
5 |
要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设计,能提出可行性意见。 能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并提出合理化、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