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发展评价表

(2012-06-21 06:46:58)
标签:

评价表

杂谈

教师发展评价表

一.教师自我发展评价表(试行稿)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发展优势

发展目标

发展措施

评分

 

思想素质

(20分)

1、遵纪守法,依法治教;

2、敬业爱岗,爱校爱生;

3、讲正气、讲学习、讲奉献。

 

 

 

 

 

专业素质

(20分)

1、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发展概况

2、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与概念;

3、熟悉本学科的教学要求;

4、灵活运用本学科的教学方法;

5、善于将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业务能力

(20分)

1、教学方式有趣又有效;

2、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3、学生管理技能高超,师生关系平等,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4、运有现代化教育手段;

5、善于进行学科思想渗透和学法指导;

6、积极开发校内外课程教育资源并且承担校本课程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

 

 

 

 

 

 

科学与

人文素养

(10分)

1、了解国际国内学科发展的历史及最新动态;

2、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

3、热爱学习,能够主动地向生活实践学习;

4、明了学科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具备构建事物之间合理联系的能力;

5、关注和正确评价生活中的焦点问题。

 

 

 

 

 

 

团队精神

(10分)

1、能经常性地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2、积极参与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能提出个性化合理的措施建议;

3、参与同事家长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教科研

能力

(10分)

1、具有教育科研意识;

2、能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3、会设计科学的教育实验;

4、积极承担教学研讨课;

5、会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和实验报告。

 

 

 

 

 

计分方法:总分乘以60%

总分

 

 

自我评价

A等60-50分()B等49-30分()C等29-10分()

 

 

 

 

 

 

 

 

 

 

 

 

 

二.教师自我发展反思评价(试行稿)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发展目标措施落实情况反思

评分

思想素质

(20分)

1、坚持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有学习笔记、心得体会。(2分)

 

 

2、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2分)

 

 

3、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三乱”行为。不搞有偿家教。(2分)

 

 

4、尊重家长,善于听取家长的意见。(2分)

 

 

5、定期家访,家访有记载。(2分)

 

 

6、不得向学生或家长暗示和公开索取财物。(2分)

 

 

7、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私自调课,不中途离开课堂或拖堂。上班时间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2分)

 

 

8、言谈举止文明,不说脏说粗话。

(2分)

 

 

9、讲团结、讲奉献,不搬弄是非、造谣生事、挑拨离间。(2分)

 

 

10、认真做好办公室值日工作,保持办公室清洁卫生。(2分)

 

 

专业素质

(20分)

1、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与概念;

(4分)

 

 

2、熟悉本学科的教学要求;(4分)

 

 

 

3、注重学习,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习新课程理念。(4分)

 

 

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发展概况。(4分)

 

 

5、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4分)

 

 

业务能力

(30分)

1、教学方式有趣有效,灵活用好教材。

(3分)

 

 

2、创设生活情境,课堂气氛活跃。

(3分)

 

 

3、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共同发展。(3分)

 

 

4、具备高超的学生管理技能,课堂活动组织得灵活而有序。(3分)

 

 

5、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3分)

 

 

6、布置作业适量,分层要求,认真批改。(3分)

 

 

7、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3分)

 

 

8、积极参加听课、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有听课评课记载。积极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的任务。(3分)

听课及评课记载

 

 

所承担的公开课、研讨课级别及次数

 

 

9、教学效果记载:合格率、优秀率。(3分)

 

 

10、积极开发校内外课程教育资料并且承担校本课程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情况记载。(3分)

 

 

科学与

人文素养

(10分)

1、热爱学习,能够主动地向生活实践学习。(2分)

 

 

2、明了学科与生产,和实际的联系,具备构建事物之间合理联系的能力。(2分)

 

 

3、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2分)

 

 

4、了解世界学科发展的历史及最新动态。(2分)

 

 

5、关注和正确评价生活中的焦点问题。(2分)

 

 

团队精神

(10分)

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次数。(2分)

 

 

参加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次数。(2分)

 

 

能够经常与所有班级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情况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能够跟同行一起经常探讨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2分)

 

 

能跟家长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2分)

 

 

教科研

能力

(10分)

1、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行为,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和经验总结,找出不足。(4分)

 

 

 

 

2、教学、德育科研课题或论文的发表情况和参加评比获奖情况。(3分)

 

 

3、教案或课堂实录的评比和获奖情况。

 

 

说明

(权重60%)

计算方法:总分乘以60%

自我评价

A等60-50分()B等50-30分()C等30-10分()

 

 

 

 

 

 

 

 

 

 

三.学生问卷评价(试行稿)

评价内容

很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一满意

10-8分

7-5分

4-2分

1分

1、该教师讲课能够激发我的兴趣。(10分)

 

 

 

 

2、该教师能够引导我们探索新知识。(10分)

 

 

 

 

3、该教师尊重我们,没有体罚和歧视行为。(10分)

 

 

 

 

4、该教师赞赏学生独到新颖的见解,尊重不同的意见。(10分)

 

 

 

 

5、该教师对学生的错误采取批评的态度。(10分)

 

 

 

 

6、听该教师的每一堂课我都是有收获的。

(10分)

 

 

 

 

7、该教师的知识面较广。(10分)

 

 

 

 

8、该教师布置作业适当,批改作业我也满意。(10分)

 

 

 

 

9、该教师上课无迟到、早退、拖堂或无故缺席现象。(10分)

 

 

 

 

10、我欢迎该教师继续给我们上课。(10分)

 

 

 

 

计分方法:把实际得分乘以20%

总分

四.家长及社会人士对教师的评价(试行稿)

评价内容

实际情况

评分

您的建议

赞成

15-11

同意

10-6

不同意

5-1

教师不再是满堂灌,而是引导者。

(15分)

 

 

 

 

 

课堂气氛民主、活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参与面广。(15分)

 

 

 

 

 

教学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15分)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各有所得。(15分)

 

 

 

 

 

教师能够充分尊重、肯定、鼓励学生独到的见解,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15分)

 

 

 

 

 

该教师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10分)

 

 

 

 

 

总分(实际得分乘以5%)

 

 

 

 

 

五.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课堂行为方式评价(专家评)(试行稿)

评价内容

实际情形

改进建议

评分

目标设计:教师是否很好地把握文本(教材内容),是否始终围绕主题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是否有一定的逻辑程序和层次,是否尊重学生意见和认知规律,是否关注学生学习该学科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情感价值观念的发展。

 

 

 

情景与方法:教师能否为文本和学生之间创设生动活泼、形象通俗的教学情景,是否充分恰当的利用设备、视听媒体和材料资源,是否强调了如何利用上述资源去探究、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的方法。

 

 

 

管理与激情:教师是否准备充分,充满亲和力和激情,能否唤醒并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涨,在互动学习中能否调节到活而有序,保证有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交流与互动:教师能否围绕课堂主题提供师生或生生交流和鼓励学生有自主,合作及探究性学习的勇气和互动行为的时间与空间,是否有效地把握互动的时机和效率。

 

 

 

体验与效益:教师能否做到让学生由学会知识向尝试运用知识(会解决实际问题)及会学新知识转化,从而在达到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技能。

 

 

 

计分方法:实际分数乘以5%

总分

6.教师发展同行(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评价(试行稿)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发展目标措施落实情况反思

评分

思想素质

(20分)

1、坚持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有学习笔记、心得体会。(2分)

 

 

2、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2分)

 

 

3、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三乱”行为。不搞有偿家教。(2分)

 

 

4、尊重家长,善于听取家长的意见。(2分)

 

 

5、定期家访,家访有记载。(2分)

 

 

6、不得向学生或家长暗示和公开索取财物。(2分)

 

 

7、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私自调课,不中途离开课堂或拖堂。上班时间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2分)

 

 

8、言谈举止文明,不说脏说粗话。

(2分)

 

 

9、讲团结、讲奉献,不搬弄是非、造谣生事、挑拨离间。(2分)

 

 

10、认真做好办公室值日工作,保持办公室清洁卫生。(2分)

 

 

专业素质

(20分)

1、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与概念;

(4分)

 

 

2、熟悉本学科的教学要求;(4分)

 

 

3、注重学习,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习新课程理念。(4分)

 

 

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发展概况。(4分)

 

 

5、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4分)

 

 

业务能力

(30分)

1、教学方式有趣有效,灵活用好教材。

(3分)

 

 

2、创设生活情境,课堂气氛活跃。

(3分)

 

 

3、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共同发展。(3分)

 

 

4、具备高超的学生管理技能,课堂活动组织得灵活而有序。(3分)

 

 

5、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3分)

 

 

6、布置作业适量,分层要求,认真批改。(3分)

 

 

7、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3分)

 

 

8、积极参加听课、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有听课评课记载。积极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的任务。(3分)

听课及评课记载

 

 

所承担的公开课、研讨课级别及次数

 

 

9、教学效果记载:合格率、优秀率。(3分)

 

 

10、积极开发校内外课程教育资料并且承担校本课程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情况记载。(3分)

 

 

科学与

人文素养

(10分)

1、热爱学习,能够主动地向生活实践学习。(2分)

 

 

2、明了学科与生产,和实际的联系,具备构建事物之间合理联系的能力。(2分)

 

 

3、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2分)

 

 

4、了解世界学科发展的历史及最新动态。(2分)

 

 

5、关注和正确评价生活中的焦点问题。(2分)

 

 

团队精神

(10分)

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次数。(2分)

 

 

参加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次数。(2分)

 

 

能够经常与所有班级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情况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能够跟同行一起经常探讨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2分)

 

 

能跟家长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2分)

 

 

教科研

能力

(10分)

1、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行为,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和经验总结,找出不足。(4分)

 

 

 

 

2、教学、德育科研课题或论文的发表情况和参加评比获奖情况。(3分)

 

 

3、教案或课堂实录的评比和获奖情况。

 

 

说明

(权重60%)

计算方法:总分乘以60%

自我评价

A等60-50分()B等50-30分()C等30-10分()

七.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评价项目

评价要求

评价等级

A

B

C

D

教学目标

符合课程标准,围绕教材,利用开发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叙写具体明确可达成的可测、可评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为教学目标达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经验,兴趣、认知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师生共同创设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和课程资源,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

 

 

 

 

教学

过程

主要

教学

行为

语言、文字、声像、动作等呈现行为;讨论、质疑、探究等对话交流行为;阅读、练习、答疑等指导行为。

 

 

 

 

辅助教学行为

创设课堂教学环境和气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开展有效的师生、生生参与,积极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

 

 

 

 

课堂管理行为

课堂规则,行为管理,课堂管理模式,课堂进度与时间的调控,课堂突发现象的处置。

 

 

 

 

学生反馈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会学什么,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张扬和提升。

 

 

 

 

教学特色

在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全过程中,创设教学环境,组织教学,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引进新课、复习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质疑、解惑、巩固双基、启迪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编拟和精选习题等方面独具创新的教学艺术特色。

 

 

 

 

教学效果

大多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

 

 

 

 

学生、家长评价

通过参与、体验和感受以及期待达到的目标对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自评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肯定成线,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实事求是自我评价。

 

 

 

 

评价等级

 

 

 

 

 

评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