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小镇二连浩特行(五)边界线上

标签:
界桩边境线中蒙边境蒙古国杂谈 |
时隔三十多年后,当战友们又站在边防线上时,却是另一番心情,看着镶有国徽和编号的界桩,面对当年境外的作战对象,现在的友好邻国,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使我们庄严、和平的站在边界线的界桩前!
界桩是国家领土的标志。2001-2004年中蒙边界第二次联合检查期间,按照新的界桩排序,将原来在中蒙边界上矗立了40年的357号界桩更换为815号界桩,竖立在815号界桩右侧的816号界桩为新增界桩。815、816号界桩同属大型同号双立界桩。
过去在边境线上是由解放军把守,现在是已经由边防武装警察警戒。
815、816号桩体上方,对着我国境内一面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刻有“中国”字样。对着蒙古国一面镶有蒙古国国徽,并有蒙文“蒙古国”缩写字样。下方刻有815、816桩号和竖桩年号。815/1和816/1界桩旁边分别设置了815/2和816/2号界桩,目的是为了明确边境走向。(这是边境口岸的四个界桩)
中蒙边界于1962年正式划定,边界全长4710公里,内蒙古自治区段中蒙边界长度为3191.108公里,有476棵界桩,1982-1984年的中蒙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将该段边界长度调整为3197.686公里,界桩相应增加到774棵,2001-2004年的第二次联合检查,又将该段边界长度调整为3210.72公里,界桩相应增加到1075棵。
从设置的815/2和816/2号的走向可以看出,边界由西向东走向是西北东南方向,自815/2号界桩开始,边界线走向由西向东大角度变为西南东北方向。(815/2号和816/2号界桩)
如果把中国版图的陆地部分比作俯瞰太平洋的雄鸡,那么这里就是雄鸡脖颈扬起的转弯处。
二连浩特市是中国与蒙古国接壤的北部陆路口岸,而且二连城镇距边境线仅仅几公里。这里是北部边界的最前沿,因为从这里到北京直线距离最近,当年要进入这座边防小镇需要办理各种繁杂的手续,经过多道严格的关卡才能进入这座小城。现在游人已经开以随时可以到二连浩特市旅游了。
不过你想站在界桩前留影还得办理一定的手续,战友们也是通过熟人才进入到界桩附近的,不过我领你去就方便多了。
草原骑兵站在815/1号界桩前的留影,不过已经看不出当年军人的影子了。
黄色的牌子上警告游人“国防界线,游客止步”,
原想跨过边界一步留个影,但友好的武警哨兵马上和气的告诉骑兵:请您止步!声音不大,但透着威严,本想出国溜达一圈儿,最后也没敢越雷池一步。
和战友们认真的参观了北部边界线上的界桩。
用新蒙文介绍的边界线情况的石碑。
用中文介绍的边界线情况的石碑。
在中蒙边境线上,有13对边境口岸,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对蒙开放的边境口岸就有9个,在这些口岸中,二连口岸是对蒙开放的最大的铁路、公路口岸。
战友原想安排我去蒙古边境小城札门乌德看看,可惜没有地方身分证,用军人身分证明是出不了国的。
在参观回来的路上看到边防武警战士在训练军犬,好漂亮的一只德国牧羊犬,在我与小战士的交谈中,我告诉他们我也曾经是一位武警老兵,他们仔细查看了我的警官退休证,高兴之余命令警犬老实地坐在那里,让我给它照了几张像。
这是边防武警哨所瞭望塔的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