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小镇二连浩特行(四)国门

标签:
自由经济区国门蒙古国大呼拉尔扎门乌德外蒙古杂谈 |
矗立在距国境线将近100米处的国门。。新国门采用钢架结构,横跨准轨和宽轨两条铁路,它成为我国正北方的边境线上最宏伟壮观的国门。
整个建筑分为四层,一层为陈列馆、门厅及储藏间;二层和四层为办公室和警卫室,三层为观光市了望室。
展览室的门设在国门在一侧。
门楣上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和国徽。
用我照相机的狗头拍下了正在通过蒙古国国门的火车,对面黄色的建筑就是蒙古国扎门乌德口岸国门,对面白色的塔式建筑就是蒙古国扎门乌德边境小镇。
扎门乌德在蒙语中的意思是“陆地之门”,这里是中蒙边境蒙方最大的边境口岸,并且已经被蒙古国家大呼拉尔会议(蒙古国会)设立为自由经济区,类似于中国的深圳特区。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关于建立自由经济区的法律,强调在建立自由经济区时要考虑到中俄两大邻国市场的有关特点。但是,建立自由经济区的计划却一直未能得到批准。近年来,蒙中经贸合作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蒙政府决定在蒙中边境的口岸城市建立自由经济区,一是为了进一步深化蒙中经贸合作,二是为了通过建立自由经济区来吸引投资,带动扎门乌德市的发展。
扎门乌德是中—蒙—俄国际铁路进入蒙古国的第一大站,蒙古国内铁路线长达1815公里,铁路网络以乌兰巴托站为发车中心,往南部与中国为邻的就是扎门乌德站,蒙古北方色楞格省与俄罗斯接壤的是苏赫巴托站,在此段路线之间共有八个大型车站,主控这条铁路线经营权的是乌兰巴托铁路局,它是蒙俄合资机构,双方股权各半。
通过这条环西伯利亚铁路的联系,使得蒙古可以利用中国天津港为其对外贸易的唯一出海港。这条铁路线被视为蒙古对外的主动脉,而扎门乌德这个地理位置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矗立在国门旁边的边防哨所瞭望塔,上面高高飘扬着整编五星红旗。
站在国门前大家都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没有共同喊“茄子”,嘴角也翘到耳朵根儿上了,这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因为三十多年后我们又相聚在边防线上了。
草原骑兵也单独留个影,也不虚此行了。也告诉博客中的朋友们我对这里相对熟悉,喜欢到二连旅游的我可以免费当向导,还负责免费照像。
一天没几列火车通过国门,今天正好让我遇见了,一般人是没这样的好机会的。
开过来的是一列从蒙古方向开到中国的旅客列车,它将在二连浩特火车站停驶,所有旅客换乘中国的旅客列车,因为两国列车轨道的宽度不一样。
车身上是蒙古国的新蒙文,与内蒙古的文字是不一样的,但发音是一样的,因此,内蒙人与外蒙人语言交流没有障碍,只是文字不同。
驶向中国境内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