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的装备――裹腿和护皮

标签:
骑兵大头鞋羔皮夹袄裆部锡林郭勒杂谈 |
裹腿和护皮是骑兵的专用被装,裹腿,顾名思义肯定是裹在腿上的东西,护皮是干啥用的?大家猜猜。
裹腿,是骑兵在冬季骑马时裹在腿上的防护用品,是用帆布、毛毡和羊皮制做的筒状裹腿。裹腿分大、中、小号,裹腿一侧有三个皮带扣,用来系紧腿部,下面的皮带扣系在鞋底部,防止裹腿上移。裹腿的边缘有一圈毛,是为了防止向里灌风,就像现在大街上小姑娘冬天穿的外套的领口,袖口装饰了一圈狐皮、兔毛一样,即美观又保暖。
(前面三个蹲座的战友扎着裹腿,骑在马上的是我,手机翻拍效果不好)
使用裹腿主要是在冬季。骑过摩托车的人对冬天骑车深有体会,冬天骑摩托车由于天冷,加上车的速度,身上的热量很快就会被风带走,尤其是冻脚,冻膝盖、冻小腹和脸部。骑马也同样道理。冬天长时间骑乘时,这几个部位由其需要进行保暖防护,不穿“大头鞋”没扎裹腿,一会儿脚就冻的不行了,膝盖也痛的也下不了马了,裹腿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冬天骑马时,一般要穿棉裤和“大头鞋”然后扎上裹腿,虽然显的笨重,但是确实能解决保暖问题。
进入八十年代后,骑摩托车的人多了,结果很多朋友到处找骑兵用的裹腿,即时髦又实用。记得我也保存了一付新裹腿,八四年内蒙锡林郭勒草原的一位骑兵战友来家探望,告诉我现在牧区也现代化了,现在放牧不骑马了,都骑摩托车了。锡林郭勒是高寒地区,冬天放牧太冷,要是有咱们骑兵的裹腿就太好了。我说我保存一付留作记念,你可以看看,但不能给你。哈哈!这下可完了,他看见就不走了,也不说要这个裹腿,只是每天早上半斤酒,中午晚上各一瓶白酒,一天二斤半,两天就是五斤酒,没有几天把我家的存酒就喝的差不多了。我问他你到底想干啥吧?他眯着一双醉眼狡猾地说:“我要你的那付裹腿”,此情此景你能说什么?只能乖乖的把我心爱的裹腿送给他了,现在想起来还后悔呢!
猜出来护皮是护啥地方的吗?不好意思!是护裆部的。骑兵发的棉马裤裆部有四个扣子,很长时间也不知为啥在此缝四个扣子?因为一般护皮不下发,很多老兵到复员时也没见过护皮。七七年野营拉练出发前每人发了一块挺好的三角形皮子,是上等羊羔皮做的,有一层布面,做工细致,手感柔软。老兵了,也没好意思问别人这是何物,研究了一番,发现上面有四个扣眼儿,联系裤裆里的四个扣子,反应过来原来是保护“他”的。拉练一路带上它还真管用,小腹暧暧的,就是解手不方便,多了一道手续。
护皮好象没有保存和实用价值。到骑兵三连任连长时,发现库房有三麻袋新护皮,看了看也没当回事,慢慢就把它忙了。别说,还真有聪明人,一天运输队指导员到连部找我喝酒,酒过三巡他问我:“你这里有没有护皮,给我些”。我说:“那东西是皮的,有一两个够用一辈子的,你们开车又用不着它,你要它干吗”?他狡黠的一笑,最后也没告诉我用来干嘛。隔日他开车来到连部,我叫通信员给他拿了一麻袋,高兴的他嘴角都跑到耳朵上了,抱住我半天叫兄弟!若干年后,去他家座客,见他父母都穿着羊羔皮夹袄,质地上乘,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后来我也想孝敬一下父母,咱也找些护皮,给老人做个羔皮夹袄。可早就不当连长了,搜查了全团各连的库房也没找到一块,因为聪明的人多了,上级后来也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