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氏父子访问成都大慈寺·
要说谁是历史上大器晚成的榜样,那肯定是苏轼的父亲苏洵。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在民间,他的号比他的名字响亮多了。他的大器晚成不是天资不够,也不是时运不济,而纯粹是由于他从小不爱读书的缘故。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他结婚生子,成家立业,27岁的时候才幡然悔悟,上演了一出经典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剧目。《三字经》中有一句说的就是他,“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一读,读出了个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
苏洵小时候特不爱读书,特别喜欢游山玩水,根本无法耐着性子寒窗苦读。他的父亲苏序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就由着苏洵玩儿。苏序的理论是“树大自直”,他认为人的成长和世间万物的生长其实是一个道理,自有其时,用不着过于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过度干涉只会拔苗助长,有害无益。苏序对苏洵很了解,苏洵颇有大志,不愿为声律句读之学所束缚;所谓“游荡不学”,对书本知识来说,固然是“不学”,但对社会知识来说,“游荡”也是一种学习,可增加同社会的接触,了解时弊;加之苏洵“为人聪明,辨智过人”(曾巩《苏明允哀词》),只要他下决心静下来苦读,是不难“大究六经百家之说”的。苏洵后来曾说:“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应该说,苏序是因材施教,不教却是教。
看到儿子对读书实在没有兴趣,苏序干脆先让他结婚。苏洵的妻子程氏也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程氏的父亲程文应是大理寺丞,自然希望女婿苏洵也走仕宦这条路。然而,多番规劝未果,他也死了心。没想到,还真让苏序说对了。等到苏轼、苏辙两个儿子出生以后,这个在别人眼中不成器的苏老泉突然发愤读书,虽然最终没能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但死后也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有一席之位,还成了《三字经》中大器晚成的模范人物。
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中说:“(苏洵)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只是屡试不第。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经韩琦荐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流传于世的作品有《嘉祐集》。他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所以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凭借这些成就,苏洵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关于苏洵,还有这样两个故事流传于世,颇值得玩味:
1、苏洵焚稿
苏洵在27岁那年的一天,在书房看闲书时无意中看到谢安一篇关于古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深受触动,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过日子了!于是,苏洵就开始发愤苦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自觉学业大进,就去参加考试,但两次考试都落榜了。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决定重新振作起来,找出失败的缘由。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以前自己写过的书稿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他对自己书稿也感到不满意,又怎么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化为灰烬。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洵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以至后来他两个儿子的学习要靠他妻子教导。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2、苏洵教子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终成一代名家。
从游手好闲的浪子到功成名就的一代文豪,苏洵完成了他人生的华丽转身,也给我们留下了大器晚成的榜样。苏洵,了不起!(沧浪文字,版权所有,转载必究!约稿QQ:24524752,非诚勿扰。文未校对,有错必改!)
更多精彩 点击欣赏
[文化揽奇]名博悦读:刘秉光 乱弹·水煮
谈爱·说情 锐评·杂谈
《水浒那些事儿》系列文章推荐阅读:
01.书名不为人知内涵 02.为何写宋江受招安 03.第一美女真正情人 04.作者最钟爱的好汉
05.武松怎葬身西湖边 06.第一帅哥是同性恋 07.最广受喜爱的英雄 08.被忽视的悲剧英雄
09.武大郎也是陈世美 10.武松武大非亲兄弟 11.两大淫妇为何姓潘 12.四大荡妇为何出轨
13.宋江凭啥成为首领
14.谁是水浒第一情种
15.水浒里有野蛮女友
16.晁为何不让宋接班
17.最浪漫的爱情传奇
18.谁首个被逼上梁山
19.不可忽视的丫鬟们
20.梁山好汉文身艺术
21.拜把兄弟们的真情
22.亲兄弟的南柯一梦
23.兄唱弟随的感人情
24.动物凶猛传神绰号
25.趣说水浒精彩绰号 26.哪些绰号言过其实
27.看看那水浒吉尼斯
28.书中宋朝最好皇帝
29.谁是水浒第一霉女
30.水浒结局最好的人 31.吴用是不是智多星
32.谁是水浒第一英雄
33.水浒中最悲情的人
34.水浒的三条美男计
35.水浒有个最牛太监
36.谁第一个脱离梁山
37.水浒人物谁最有才 38.李逵才是第一好汉
http://www.wmi.me/publish/e1fa9adc-8cbb-4b48-a0b9-a1ee82d6e1c5.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