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栾静媛咨询师原创文字,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字部分不要做改动,配图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心理咨询师栾静媛
十年线上咨询经验,擅长领域:婚姻、情感辅导,性心理,亲子教育,情绪减压,私人心理顾问。微信号 vv333_com
孩子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系列——
孩子学习成绩差,爱作弊;写作业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怎么教都学不会,是不是智力有问题……等等让家长们头疼的问题,管也管了,骂也骂了,陪读也陪了,可是,孩子的表现还是原地踏步,该怎么办?!
太多的家长被孩子的学习问题搞得几乎心理失衡,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效果并不好,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掌握儿童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方向不准确,自然背道而驰,导致问题难以扭转。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前来咨询的妈妈居多,这次是一位爸爸来做咨询,与女性感性表达不同,男性思维方式理智为主,这位家长有条不紊开始了叙述:我女儿今年六岁,上一年级,在学前教育的时候我们就比较重视,孩子没有表现出学习困难或障碍,但是上学以来,渐渐她就跟不上学习进度,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给她做一遍复习和预习,但是收效甚微,有时我也考虑是不是孩子在智力方面有问题,还是说女孩子在数学这方面都不擅长?
能告诉我在家里你是怎样辅导孩子学习的吗,我问道,来访者称自己起初还很耐心的给孩子讲解,在草稿纸上写写算算,可是就这么几个数字孩子就是算不清楚,后来,就没有那么多耐心,有些急躁,女儿最近一到学习时间就很不情愿,我心里生气也不好发作。
相信不少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都经历过孩子“太笨”怎么学都学不会的烦恼,在做了一些尝试后,不得不接受“现实”给孩子贴上“笨”这个标签,然而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真的是由于孩子智力低?或者是性别关系,不擅长数理化吗?
成年人在辅导低龄儿童学习上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用成人的智力和角度来判断题目的难易,然后通过成人的学习方式教导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知识输出和接收之间产生错位,非但无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反而造成过度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产生,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氛围,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孩子更加表现出学习困难,害怕和逃避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儿童的身心特点是以感受快乐和培养兴趣为主导,他们的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成熟,无法如成年人一般去做那些虽然感受不到太大乐趣,但是理智上明白应该完成的事情,比如枯燥的数字对于难以进行抽象思维的孩子来说就是一堆导致他被老师被爸妈训斥甚至惩罚的讨厌符号,那么这个引发孩子痛苦情绪体验的事物怎么可能被孩子装进脑子里去呢?
所以,就需要使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能够被有效接收的方法,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通过适合孩子图像思维特点的方式包装一下,令其感到亲切快乐,才会被接纳融进自己的思维中,这也是为什么儿童早期教育中多采用各种颜色鲜艳的教具和实物,以及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原因,比如可以使用颜色漂亮的糖果用直观的方式让孩子理解数字的概念,和增加减少的概念等。
这位家长就是使用了成年人的方式教育儿童后产生负面效果的典型案例,作为父母一心想要孩子好,只有心是不够的,更要了解和掌握儿童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应对策略:
具体分析孩子学不会的原因,是否存在与学习相关的负面情绪体验,比如一学不会就被呵斥或指责;正确做法是采用正面强化,即在孩子有进步收获的时候给予表扬鼓励和奖励,提高孩子在学习上的快乐体验和成就感;调整学习方法,采用玩具教具等方式,灵活的传授知识。
注意事项:
家长应避免急于求成心态,用超出孩子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的目标要求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游戏与学习是二合一性质,寓教于乐缺一不可,要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发展,而非拔苗助长。
在临床咨询中感受最深的就是由于错位的教育方法导致家长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终的结果却是孩子身心失衡,甚至受创,儿童期是一个人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关键时期,建议有心的父母们可以学习一下儿童发展心理学,当然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在咨询师的协助下,制定有针对性符合自己孩子性格特点和适合自己家庭环境的成长与学习计划。
前一篇:孕妇的心理压力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