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绘本的另一大价值
(2010-09-21 10:34:32)
标签:
教育 |
分类: 豆妈推荐 |
2010 9 21 雨
他们两口子是移民去加拿大的,孩子则基本在那里长大。虽然孩子们的母语是中文,但她发现孩子们说英文的时候完全不是在翻译中文,而是在特定场景下自然会说出特定的英文。生长在中国的她说英语时却总有个翻译过程,说出来的往往还不地道。她分析说,不是她想翻译,而是她没有积累足够多的英文场景,因而不得不先反应该场景的中文说法,再翻译成英文。
有英语环境当然很容易积累相关场景,然而国内的孩子该怎么办呢?她提出的一个方法我觉得非常可行,那就是一定要阅读带画面的图书。
“如果你没有英文的语言环境,那这些场景是什么?就是书中的图片。国外的儿童读物有大量的绘本以及生活中的场景,这些绘本把作者所要表达的场景和文字很好的结合起来了。这也就解释了很多博友的疑问,我给孩子讲故事,英文的她不懂,我到底要不要翻译成中文。我感觉,如果你选的书里面很明确的有图片,一看就能知道对应的那个单词就是那个东西,那就没有必要非要让他知道那个东西的中文到底是什么。让他知道那个英文单词在什么样的英文语境下应用会更重要。这个时候,你让孩子能把图画中的场景和那个英文表达对应上比对应中文作用应该更大。而更高一些水平的孩子,开始读文字较多的书籍的时候,生活化、幽默风趣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就是孩子学习各种场景的来源。”
呵呵,那不就是读绘本吗?问题似乎变得容易解决了。我对这个观点非常认可,因为在豆豆读典范英语的过程中我有类似的体会。
据说典范前五级的词汇量有3000,尤其是到了第五级,每课都有一些豆豆听不懂的单词。这时我会建议豆豆看看书后的单词表,但她经常不爱查,因为往往可以猜对词语的意思——“画上画得很清楚嘛”。另外,豆豆喜欢边听故事边看画,我心里更想让她认读,所以建议她看看文字,当然人家不从,一般非得等她自己读的时候才会看字。现在想来,她的做法比我的建议更英明。尤其对于初学着,场景的积累显然比认字更迫切。
所以,读英文绘本的另一大价值在于:将不熟悉的英文与熟悉的场景(画面)建立了联系,而不像我们当初学习时,只是将英文与中文两种文字建立联系(这导致我们说英文时总是绕不开翻译的过程)。
由此得出结论:对于没有英语环境的孩子而言,多读绘本可能是一个十分有益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