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磨合(2)
传统医学有一套自身的评判疗效的标准的方法,既有主观感觉,又有客观指标。比如,自体感觉症状改善,气色脉舌正常,生活恢复常人,就是判断的标准。
传统武医宣扬的是一种理念,中华民族固有的理念,能治好病就是好医。中医西医治不好,手术治疗不能解决复发的,传统医学能治好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大胆地说,传统武医是最原始最隽永最长盛不衰的真正的科学呢?
现代科学往往在认识总结自然规律中,参以人类主观意识的所谓理性思维,还冠以理论上的‘理性升华’。此理性者,往往带着人为意志意识等非自然因素起主导,把时限性、局限性、阶段性的认识,就以为是古往今来乃至将来永远不破的真理。传统武医,是从人类原始的本能禀赋反应形成的学科,是对本能规律归纳积累而形成的。其中超越时空的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增进改善,而又一而再地实践验证、传承,可以说,至今没有哪一门学科经得起历史恒河的洗礼。源于生物本能的客观存在的规律,更具有永恒的科学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不是科学作为标准,越来越被共识。对客观现象长期观察到其可重复性、有效性,并以类证总结的方法归纳出某领域某门类的认识系统,就叫传统的某学科。对事物和现象的重复性、有效性进行实践、验证、利用,就是传统的科学。(现代科学的定义中,也必须有‘可重复性’、‘有效性’这两条)
特点是:了解自然现象的规律,努力去顺应之。
缺点是:只知道事物外在功能的表现,不知其物质基础的定性、定量问题。
而现代科学是,试图了解物质的基础结构、掌握其原理进而改变之(如基因工程,)。主观进取的态度是前卫的,积极的,应该予以肯定!然而执繁就简的单一的,摆脱单体物质外其他因素对其的影响,孤立地去考量的思维模式,当现代科学无法再细化时,就以为是到达科学的顶峰,或是以为走进死胡同。这就是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普遍的弊病。为何不能跳出原有的视野,从眼下着手研究的物质外,去了解探索其外界影响的因素呢?知道‘其细无内’,却不知‘其大无外’。古人谓一层天一境界,站得高看得远,二者互应,才符合天地阴阳之道。传统的优势在于与自然界的整体和谐;现代的优势在于掌握必然性本质的原理。人是自然界中的一类物种,而才近几百年的虽然是日新月异的人类现代科学的进步,相比自然界衍化以为几万几十万年都差异不大,但相对于亿万年的宇宙恒河史,仍然是永远存在着空间差异。
传统武医存在千年,社会历史再推进,都毁灭不了在民间中广泛流传。西医对此广泛存在的现象和规律视而不见不承认,是客观的自然科学观的态度吗?西医的精确亦是人类思想的璀璨之花,应该更辩证地尊重历史,更现实地认识到自身的缺陷,是否脱离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道路已经多远。
研究生产一直更新换代的抗菌素,提醒我们人类自以为是的科学,讲大祸临头。是取得近代治病抑病的效果,然而刺激激发微生物为了生存而更加变本加厉地也更新换代,没有跳出微观意识到宏观理念的现代科学,是否就是不懂得尊重自然的规律呢?
自以为是的现代科学,藐视尊重存在规律并遵循之的传统医学,还不遗余力地想摧毁之,也是自然界物种间生存规律的自然现象之一。在强大的传统科学面前,如果不极力诋毁,就难以寻找到生存空间,恒远博大的传统,或许也因之而使其成为考量的价值链。现在说生物每天都多少种在灭绝,有的是外界环境,即非自身本质因素。但是不仅只是人,一切生物包括一切动植物,一旦没能动态地顺应历史环境的变化而适应,都会顺之灭亡。旧的灭绝,新的诞生,本身就是自然规律。武医千年不衰不灭反盛,是至今人文回归的结果,是反省以人为意志想改变自然规律却得到惩罚后的儆醒,也是人类生存的必然规律所致。
多少伤损内瘀及其继变病,现代科学的西医,连诊断都无法作出,就非常客观地说明,以探讨本质原理的思维模式的西医科学,其局限性已经不能更广泛地解决人类健康的问题。最原始的病种——机械类损伤,至今整个医学界都避而不谈。然而,武医领域,先人坚持不懈顽强奋争,认识并解决西医梦想不到的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宏观整体的理念,其优越性不可诋毁。愚昧不顾,换取的代价是人类灭亡的加速。传统武医灵活动态下整体与局部并重、心性与体质双正的匡扶,攻补不过的中和理念,内外融合、天人合一的传统科学的思维,才是真正代表人类智慧的精华。有效就是科学,西医主导近百年的判断标准却原是本末倒置的现象,应该是得以回归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