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大学毕业生究竟怎么了?
(2011-06-30 22:33:10)
标签:
杂谈 |
又到一年暑期时,天气闷热,让人们感到不舒服。各级学校也迎来了暑假,大学里又有一批学子们将要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恰恰是这些即将离开校园的毕业生们,给我们上了一堂“诧异”的课。
先是有“裸奔”,再有是“跳湖”,还没走上社会,就把卿卿性命葬送了。当然,这是少数,但这少数毕业生的行为,却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些青春年少的大学生们“刮目相看”:单纯、另类,充满想象。但这种想象似乎超出了社会人的承受能力,也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裸奔”撕裂了应有的斯文,带给父母亲朋的是羞耻;跳湖葬送了生命,让家人承受着不尽的悲伤。
试想,这样的举动,是不是与大学生这样的身份极为不相称,与我们的想法格格不入。
象牙塔里应是充满文明理性的地方。当学子们遨游于学海之中的时候,受到的是科学文明的教育,承担的国家、社会、家庭的希望。而这样的疯狂举动实在让人们想不明白,是释放压力还是表现自己回归自然?
个性张扬似乎是这一批年轻人追求的理想,很多人不再是为了知识而求学。有人总结出大学生的行为轨迹,从充满希望到心理失落再到极度失望,特别是毕业即失业的现实,使得许多从农村和基层考出来的学生,不得不成为漂泊一族。看看那些游走在城市中的年轻人,确实值得人们怜惜。而拼爹的结果,更使相当多的大学生增添了无助的感觉。正是这种表象,冲击着大学生们的心理底线,使他们做出了一些超出人们想象的行为和举动。当然,这些不能成为行为出格学生的理由和托词。
唯一的解释,就是现在人们价值的多元化,造成了行为的多元化。怪异的举动行为成为一些学生宣泄和表现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排解苦闷,寻找自我,这种让我们看不懂得行为,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时下的浮躁情绪。
文明与粗俗的碰撞,正在一些年轻人身上得到释放。这些,除了看不懂,我想没有其他的解释。对这些举动,应该有机构伸出援手,加以疏导和排解,使他们度过迷惘和困惑,来改善不良的行为。否则,还会有更为令人吃惊的举动发生,这不是个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