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雷与《探清水河》
标签:
北京小曲儿探清水河张云雷刘卓杂谈 |
分类: 柠檬树下 |
桃叶儿尖上尖
柳叶儿就遮满了天
在其位这个明阿公
细听我来言呐
此事哎出在了
京西蓝靛厂啊
蓝靛厂火器营儿
有一个松老三
提起那松老三
两口子落平川
一辈子无有儿
所生个女儿婵娟呐
小妞哎年长一十六啊
取了个乳名儿
姑娘叫大莲
姑娘叫大莲
俊俏好容颜
此鲜花无人采
琵琶断弦无人弹呐
奴好比貂蝉思吕布
又好比阎婆惜坐楼想张三
太阳落下山
秋虫儿闹声喧
日思夜想的六哥哥
来到了我的门前呐
约下了今晚这三更来相会
大莲我羞答答低头无话言
五更天大明
爹娘他知道细情
无廉耻的这个丫头哎
败坏了我的门庭啊
今日里一定要将你打呀
皮鞭子沾凉水
我定打不容情
大莲无话说
被逼就跳了河
惊动了六哥哥
来探清水河呀
亲人呐你死都是为了我
大莲妹妹慢点儿走
等我六哥哥
秋雨下连绵
霜降那清水河
好一对多情的人
双双就跳了河呀
痴情的女子这多情的汉
编成了小曲儿来探清水河
编成了小曲儿来探清水河
(以上,是张云雷“新歌”《探清水河》的歌词)
有朋友可能会问了,《探清水河》也不是新歌啊,知道张云雷的谁不知道《探清水河》啊!“日思夜想的辫儿哥哥”从哪儿来的,不就是从这儿来的嘛!正所谓“百听不厌的《探清水河》,日思夜想的辫儿哥哥”,这都是配套来的。其实严格来说,最早的《探清水河》并不是歌儿,是北京地区的“民俗小曲儿”,讲的是清末民初时发生在北京海淀区火器营的一个类似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这首小曲儿本来也不是属于张云雷的,据说大莲妹妹和小六哥哥的故事是真的,当年,他们俩被逼双双跳河自尽这件事儿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于是就有民间艺人把这个故事编成了小曲,在当时也是传唱一时。当然,由于时间比较久远了,这首小曲最初的词曲作者是谁已经不可考了,后来也是到了几近失传的境地,目前还能看到的最早的视频是北京曲剧团已故老演员赵俊良先生的版本,但是在张云雷把它唱火之前应该也没多少人知道。2010年以后,德云班主郭德纲先生开始演唱由他自己整理过的版本,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知道《探清水河》的人慢慢多起来了。
张云雷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唱《探清水河》是在2012年,那年10月他在德云社天桥剧场开了自己的第一个专场,在返场的时候唱了《探清水河》,是按小曲的唱法唱的。唱之前还特意强调师父唱得好,自己只是学了点儿皮毛。那时候唱的是“提起那松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什么时候改成“落平川”的呢?咱们后面再说。
到了2015年,他尝试着把这首小曲改成了民谣版,用吉他伴奏演唱,最早应该是在南京,我看到的一个视频就是他在南京德云社的舞台上伴着吉他声轻轻哼唱,有点儿自娱自乐的意思吧,所以有人说,吉他版其实是“玩”出来的,后来,他“玩”出来的这一版就火遍大江南北了。以前的版本都没有火,怎么这一版就突然火了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吉他版的曲调更优美动听,更容易传唱吧?
再后来,《探清水河》就成了他返场必唱的曲目。大概从2017年开始吧,每次相声专场接近尾声的时候,也就是到了大家期盼已久的返场环节,这时候只要听到他在台上说:“2015年我改编了一首北京小曲,叫做……”台下的粉丝们就会很有默契地大喊:《探清水河》!然后,随着吉他声响起,台上的辫儿哥哥就深情款款地开始唱了“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刚开始的时候,是他自己在台上唱,大家在台下听。后来,是他在台上唱,丫头们在台下轻声和,等他唱到“太阳落下山,秋虫儿闹声喧”的时候,丫头们又会很有默契地大声接唱“日思夜想的辫儿哥哥”,久而久之,丫头们随着节奏挥舞着荧光棒,喊出“日思夜想的辫儿哥哥”就变成了一种仪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去现场喊出“日思夜想的辫儿哥哥”,也成了很多丫头的执念,没听过现场版、没挥舞着荧光棒喊过“日思夜想的辫儿哥哥”,就会觉得挺遗憾的,甚至觉得不配说自己是张云雷的粉丝。
从2018年开始,他带着自己改编的《探清水河》也登上了好多综艺节目的舞台,如果没记错的话,我第一次听到他唱《探清水河》应该就是他在“国风美少年”当召集人的那次,他穿着那件秋香色的大褂,唱之前还念了一首定场诗“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园林;家有宝贤良子孙,国有宝千年国风。”我当时还想呢,这最后一句不是应该押韵的吗?怎么不押韵呢?不过,俺家辫儿哥哥念完了一拍醒木的动作是真有范儿,唱得也是真好听。差不多同一时间,他参加了《快乐大本营》的录制,现场也是演唱了一段《探清水河》,当天他穿的是银灰双排扣的大褂,扮相很漂亮,配乐也很好听,就是有点儿太短了。
2019年初,他又把《探清水河》带到了东方卫视春晚的舞台上,这应该算是张云雷与《探清水河》的春晚首秀吧?而且是和歌坛常青树小哥费玉清跨界合唱,节目的名字叫做《花儿.清水河》,小哥穿的是粉紫色的西装,他穿的是蒂芙尼蓝的大褂,演唱的时候还加上了rap和戏腔,给人惊艳的感觉。5月10日,还是在东北卫视的舞台上,这次是参加《中国品牌日》晚会,他又穿上了那件秋香色的大褂,唱了《探清水河》。
5月11日,他在天津办相声专场,返场的时候穿着那件新的双排扣灰色条纹大褂又唱了《探清水河》,当时我们谁也没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在专场唱“两口子卖大烟”。等到六一石家庄专场的时候,大褂还是那件新大褂,旋律也还是那个熟悉的旋律,可是唱词却变成了“两口子落平川”,据说当时很多在现场的粉丝都哭了,“世人皆可卖大烟,唯有我君落平川”,为什么要改词呢?后来他在《星空演讲》也说了,因为他要走上品之路,觉得“卖大烟”不合适了,所以跟师父探讨之后改成了“落平川”。以后再唱,就都是“落平川”了,一直到这次的“新歌”。
唱了这么多次,为啥还说是“新歌”呢?那是因为本月15日刚刚上线了录音室版的《探清水河》,这一版的编曲是著名音乐制作人刘卓老师,当天上线时间是上午10点,俺家辫儿哥哥11点都过了才出来发微博,他说“《探清水河》于我非常特别,这次与刘卓老师一起重新演绎,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那些专业的东西我也不懂,只会评价好不好听。怎么说呢,好听肯定是好听的,俺家辫儿哥哥就属于唱啥都好听的那一类人。而且,这一版比以往的版本更精致了,除了吉他,还加入了三弦、笛子等民族乐器,在“奴好比貂蝉思吕布”和“约下了今晚这三更来相会”等几个地方还加入了女子的和声,给人的感觉就是更丰富也更大气了,这也算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吧。可是,如果要跟以往的版本做比较的话,我还是更喜欢原来的吉他版,虽然简简单单,但是直击人心,你每次听的时候都会觉得,他就是你的小六哥哥,他讲的就是他自己的故事,你一下子就被带入到那个情境当中去了。这次的这个录音室版好听是好听,可是听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故事虽然还是那个故事,但他已经不再是你的小六哥哥了,他从故事里抽身出来了,他像是一个旁观者了,或者说他把自己变成讲故事的人了。我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就是这么设计的,如果是,说明这个尝试又成功了。
相比较而言,在目前这个阶段,我还是喜欢原来的版本多一些。可能是因为太熟悉了吧,怎么说也听了有两三年了,前奏一起就会觉得很亲切,这一版精致是精致了,可是也让人觉得有距离感,也许这就是现场版和录音室版的差别所在吧?就好像老师讲课一样,在教室里对着学生讲,和对着冷冰冰的机器讲,出来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自己一时之间不容易接受新版也是正常的,说不定再多听几次就习惯了呢。
网上搜“张云雷《探清水河》”或者直接搜“《探清水河》”就可以搜到很多不同的版本,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听一听,比较比较。
补充说明:
辫儿哥哥在我“家”出现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了吧,可还有朋友不清楚我和他是什么关系,那就再说一次吧。
我和他的关系最简单粗暴的说就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说得文艺一点儿,就是他是天上星,我是路人甲!
再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他是大明星,我是小粉丝!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阿姨粉,或者说妈妈粉也行,因为除了自己家孩子,最关注的就是他了。
前一篇:竹板书里的别样西厢
后一篇:蒋勋讲述宋代文人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