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水浒》看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阴暗面

(2007-08-14 05:38:58)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分类: 文化
《水浒传》说的是宋江和他的一伙强人在北宋徽宗统治时横行一时的故事他们于1121年接受招安,被征到政府军中去打具有更伟大历史意义的起义者方腊。
    小说中的英雄所关心的主要是惩治贪官污吏与淫女荡妇。后来在宋江
的领导下,这伙人最终成为由“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组成的合
称“一百单八将”。
    一百单八将中有较完整的故事的依次有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
武松、李逵、石秀和燕青。真正堪称大手笔的当推鲁智深、武松、李逵和林冲的故事,除了宋江、李逵之外,大部分好汉最令人难忘的经历都发生在上梁山之前。一旦上山聚义,大家就都成了区别不大的带兵头领了,其形象就不再那么轮廓分明。没羽箭张清的形象倒颇有点浪漫色彩,但却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什么发展。在这个充满传奇式冒险的世界里,最有象征意味的是英雄们毕生奔波不停的道路(在探求生命的足迹,不会在逆境中自怜,直面严酷现实世界。),其次是英雄们打尖吃喝的客店。对于初读者来说,这些动辄实行暴力的英雄有时候几乎同歹徒难以区分(精神世界里很强的暴力倾向),但好汉毕竟同歹徒是泾渭分明的。因为歹徒不遵行好汉信条(歹徒也未必不爱荣誉,因为重荣誉是人虚荣的表现)。根据这一信条,一个好汉必须看重名誉。孝道在好几位英雄那里得到强调,特别是在宋江、李逵、公孙胜身上。忠君思想尽管受到两三位暴躁的英雄反对,却总受到肯定。但是英雄信条在对待其他基本的人生约束方面却与儒家观念格格不入。好汉们不看重夫妻私情,只要妻子忠诚就行(但如有通奸之嫌或有人敢玷污妻子清白,必会引起他们的壮举)。他们分外看重友情,互相视若兄弟骨肉。这不仅是赞同书中常常提到的儒家格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鼓励他们行侠仗义,不是通过官府,而是以自己的双手伸
张正义。
    然而,尽管这一英雄信条并不违背儒家的仁义道德,但实际上,这些
信条强调“友情”或曰“义”高于一切,从而否定了更高的伦理规范,《水浒》中的英雄们在夺取豪门的财物时是从不犹豫的。晁盖因劫了给太师蔡京的生辰纲而将要被捕时,奉命去抓他的衙吏宋江给他通风报警。宋江的行为是欺君、犯上、不孝的(因其父将受牵累),但他却毫不犹豫,因为他把朋友之义置于首位。有如,杨雄一度被淫荡的妻子潘巧云所惑而猜疑好友石秀,但当石秀揭穿潘的诬陷并摆出潘与头陀通奸的事实后,杨雄残忍地杀了潘氏。此举不仅是为了惩罚淫妇,也是为了巩固与石秀的歃血之盟。这就是他对自己一时怀疑朋友的节操向他表示抱悔的方式。英雄信条中有某种利他的爱,但由于无视法律和社会规范,它又鼓励了一种与利
他主义相反的行帮道德。
    进而言之,虽然号称“四海之内皆兄弟”,友情却是不会轻易获得的
。不成立的英雄信条暗示,好汉社会里的成员应具有某些明确的行为标记,以便能互相识别。通常,一位好汉若武艺平常,只要他酷爱武艺,或具有某种机巧或奇技巫术,也能使他成为这个社会中有价值的成员。然而,因为歹徒们也都贪求这些技艺,所以好汉们还必须慷慨大方,同好汉社会中所有有潜力的成员做朋友,并随时保护他们。例如,菜园子张青和妻子开了黑店,以杀害顾客、掠其钱财为业。但他们都有资格做为好汉社会中的成员,因为他们从不谋杀处于社会下层的流犯、僧人、倡优之类人物。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皇室后裔柴进。他本人武艺平常,却经常款待四方豪杰,还窝藏逃犯,于是声明远扬。宋江并非巨富,却以仗义疏财著称。即使当他困于陌路绝境时,只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就会受到当地好汉的敬重,从而化险为夷。下层社会的人如果表现得吝啬,便会为好汉们所不齿,鲁智深在云游时,尽管常不付饭钱,却深以大方自豪,对几位凑数的好汉的
小气行为极为不满。
    对好汉更重要的考验是他必须不好色。梁山英雄大都是单身汉。至于
已婚英雄,他们的婚姻生活方面的事很少提及,除非他们因妻子遇到什么麻烦。据称,杨雄和卢俊义一心习武,根本不管妻子,宋江出于怜悯而买阎婆惜为侍妾,却极不愿去她身边。即便如此,李逵这位鲁莽而又出色的英雄也仍然将宋江与阎婆惜的瓜葛视作宋江的污点,并认为宋江秘密进京会见名妓李师师也是不光彩的。对习武者来说,禁欲大概首先被认为是一项保健措施。但到梁山泊传奇形成的时候,禁欲已成了英雄信条的主要一项。由于绝大部分好汉都并不富有,因而不可能太慷慨;由于他们杀人放火,偷抢扒拿也就不会招致同伴们的非难,因此,禁欲便成了对好汉意志力的惟一考验。梁山泊惟一受到同伙公开嘲笑是贪色不成的矮脚虎王英,他最后与山上的女头领结成良缘(这样彪悍的女人本身已是合格的英雄,因而不是男英雄们敌视的对象)。与不贪女色的梁山泊英雄迥然不同,小说中别的造反头领如田虎、王庆、方腊以及其他许多不太知名的歹徒则被写成了淫棍色狼。武松、鲁智深每每看到丢人现眼的和尚道士同年轻女人在一起,就会怒火万丈,杀机顿起。李逵更是一看到美貌姑娘就不胜厌恶。有一次他和宋江在酒楼豪饮时被一位过分殷勤的歌女惹恼,一下子把那
歌女推得跌昏过去了。
    在大多数社会里,禁欲通常是与节食戒酒并重的。但《水浒》中的好
汉虽不贪女色,却酷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以此作为补偿。
    梁山好汉的英雄信条是:讲义气、爱武艺;疏财仗义,慷慨大方;不
贪女色而嗜食贪杯。反政府的思想并不是梁山好汉所必须具备的。好汉中
的许多人是想为官府效劳,主要雄心是报国扬名,光宗耀祖。
    小说中的单个传奇英雄如鲁智深、武松、林冲、甚至宋江等人都是堂
堂男子。如果横遭迫害,他们必定奋起反抗,充分显示其英雄气概。但是,小说在讲了王进、史进、鲁智深及林冲的英雄故事后,写了一大段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肯定了欺骗和狡诈。诚然,蔡京是朝廷四大奸臣之一,这些生日礼物全是民脂民膏;可是要在鲁智深、林冲、史进、武松等英雄,就肯定不会因此而采取这种劫夺的做法,因为这样做有贪财之嫌。但吴用
、晁盖、阮氏兄弟等却不因此而感到不妥。
    每位好汉在报仇雪恨和保卫个人荣誉时毫不顾忌自己的安危。然而,
上山后他们考虑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与其说是在替天行道,铲除朝中权奸,不如说是非常现实地为巩固发展梁山泊力量而斗争。是梁山英雄的创
业史,各处招兵买马,四处进攻。
    为了罗致英雄,梁山好汉常采用极残酷的手段。首当其冲的是宋将秦
明。宋江探知秦明有万夫不当之勇,便用计陷害他,是政府视他为叛徒,全家被斩,在宋江的软困下,这位性格暴烈的统制听了宋江的请罪,只得向不可避免的命运低头。假如,武松和鲁智深处在同样的情况下,他们又会怎么做呢?后来宋江竟立即为秦明重续一室作为对他失去妻子的补偿。
(这一幕和高俅残害林冲使得林冲家破人亡又有多大区别呢?)
    另一个吃了苦头的是朱工。他曾是宋江旧日的衙门同事,一直和梁山
好汉们非常友好。他因帮助一位犯人入伙而吃官司刺配沧州。但他自己宁愿忍受犯人流放的耻辱而不愿意落草为寇。他在沧州充役,殷勤周到,深得知府欢心,知府经常让他照顾四岁的儿子。但梁山头目们一定要他入伙才算称意。因此,李逵和其他两位好汉来到沧州,惟一的目的就是使朱工犯下大罪,好逼他入伙。李逵在朱工带知府的儿子玩耍时,拐走了孩子,将孩子的头劈开,把尸首扔在附近的树林中。以杀人而出名的李逵,在当时仅仅是执行将令(他已经忘记他的母亲被老虎吃掉时心被撕裂的痛,一个连自己母亲都保护不了的大汉,毫无怜悯之心的撕裂一个四岁孩童,能算是个英雄好汉吗?),正如他后来在发怒的朱工面前为自己辩护所声明的那样,朱工对李逵残杀儿童的行径之愤恨超过了秦明家破人亡时的怒火。
但结果他还是被迫入伙了。
    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们被迫进攻大城池,为夺取必需的供给品。他们
先后有组织有系统地平毁了与梁山作对的祝家庄和曾头市,这只能说明他们的暴虐和贪婪。这些庄园都是富有战斗性的大庄户,与梁山好汉孔家兄弟入伙前所在的村庄颇为相似。就其具有独立精神和练兵习武以保证不受政府压迫方面来说,这里的居民与梁山好汉们并没有多少不同。然而梁山好汉却仇恨他们带有敌意的独立,与他们在最小的事端上结下深仇。对这两个庄园来说,遭受彻底毁灭的命运是必定无疑的。当曾头市的首领因看到在与梁山为敌的战斗中有两个儿子战死,无法抑制悲痛要求讲和之时,梁山好汉听取了吴用的计谋,乘机诱他们上圈套,结果把他们全部杀尽。(这一幕与荷马史诗中所特洛伊战争中赫克托尔死后其老父亲深夜来到希腊人的军营向阿咯琉斯求情的一幕多么相似,但阿格琉斯让老父亲用自己的战车把儿子赫克托尔的尸体带走了,并休战数天,让老父亲来安葬儿子,因为阿格琉斯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也是儿子呀)。梁山好汉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肯定欺骗和狡诈。教头史文恭只身逃脱,但不久又被擒住;受到残酷处治,因为就是他射出了使晁盖致命的一箭。即使史射晁盖是执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出于个人仇恨,他还是受到被剖腹剜心,拿来祭奠晁盖的惩罚。(那李逵执行将令撕裂四岁孩童又该怎样呢?梁山好汉对待与自己同样等级人执行的是不同的标准,体现了狭隘和残
忍。)
    几乎所有的个体梁山英雄和好汉群体都渴望复仇。个人复仇行为虽比
集体复仇更多地出于对名誉的考虑,但好汉们若不是热衷与复仇,是不会服从群体的意志,参加惩罚那些与山寨为敌的城市、乡镇的战斗的。是复仇的种子把好汉群体畸形的扭结在一起,复仇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狭隘。如果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是一位精力充沛的化身,那么乱砍乱杀的武松则可以看成是被恶魔驱使的代表。是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武松虽然内心始终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但却被描绘成一位令人敬重的朴素的英雄主义人物
,而不是一位具有内在复杂情感的凡人。
    《水浒》对野蛮虐杀没有做道德和哲学上的批评,就算武松可怕的复
仇怒火完全正当,小说中还描写了一些极其残忍、难以得到同情的复仇行为。例如,对黄文炳的惩罚就残酷得使人毛骨悚然。黄是一位野心勃勃而又狂热的官员,曾告发宋江,结果使宋江恨之入骨。黄做了梁山好汉的俘虏后,被扒光衣服,绑在一棵树上。当宋江命人当着众好汉的面执行复仇
仪式时,李逵跳起身自愿代劳:
    便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
炙一块,无片时,割了黄文炳,李逵方才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作者并没有感到不适,向赞成武松的野蛮虐杀那样赞
成李逵嗜食人肉的做法。
    《水浒》在对众英雄们采取的野蛮报复行为大加赞赏之时,并不是肯
定文明。使得思考的读者对这一重要作品莫之所从呀。
    目前的学校暴力,网络大量暴力视频涌现,说明了什么,是文明的误读
,还是没有理解文明的内涵,是民族的无意识,还是有意而为之?想想有些后怕,莫非真有这么一些人嗜好残暴和虐杀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