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题是不需要解决的

(2020-01-09 15:32:19)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心理咨询

有一位同学,跟室友发生了矛盾,她觉得自己没有错,结果室友还伙同其他人一起孤立她。她说这个问题让她非常苦恼,导致自己已经没办法安心学习。她急切地希望大家能理解她,想跟大家和好如初。


有一位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不用心,生活习惯不好,或者情绪不稳定,就开始焦虑,开始哭,“该怎么办呀?孩子继续这样下去就废了。”妈妈多么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前行啊。


有一位妻子,因为自己的丈夫出轨,伤心不已,抑郁失眠,从而导致身体也出现了问题。妻子一天到晚都在悔恨,“怎么几十年的感情说变就变了呢?”当时,如果自己把丈夫看紧一点也就不会出现现在的结局!她肠子都快悔青了。


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结果只会陷入到一辈子都在解决问题的怪圈。


要特别说明的是,不是说不让大家去解决问题,毕竟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方法,而且大部分时间通过解决问题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高度。比如通过学习竞争,你的成绩比别人强,说明你在竞争中克服了焦虑,你有某种承受压力的能力,这个时候你内心的抗压水平就比其他同学高。如果我们遇到什么问题都绕着走,一定不能说明我们的水平高。


但是就问题去解决问题也有缺陷,比如很多的父母,因为自己勤劳,看到家里的衣服没有洗,她就一定要把衣服洗完了才能安心睡下,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问题。再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就会陷入到无尽的焦虑之中,问题的关键是父母怎么焦虑对孩子的成绩也没有帮助,不是吗?


 

有的时候,问题不是问题的本身,如果就问题去解决问题,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在某个低水平上徘徊。比如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听自己的。试想,如果你是一名工人,你的视野始终离不开机器,一旦离开了机器你就会焦虑,那么孩子对你的顺从,将来也只能和你一样,只是一名工人,你觉得你的这些焦虑值得吗?当然,我们没有瞧不起产业工人的意思,只是说我们可以把视野放得更远一些。


另外,有些人害怕用钱,这种害怕在外部表现为节俭,常常被误认为是“传统的美德”,其实他是恐惧,因为恐惧,他不敢投资,更不会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如果单单从解决问题入手,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吝啬,你觉得这种解决问题的态度值得拥有吗?


人类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当焦虑出现之后,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可以把事情先放一放,先把内心的焦虑平复了,一旦焦虑平复之后,就会出现两种情形。


一种是继续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该洗的衣服还是要洗,该学习的课程还是得学习,该参加的比赛还是可以继续参加,但此时你的心态平和了,你才最有可能事半功倍。


 

还有一种情形,内心成长之后,你的内心变得广博,能够容纳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于是原来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更谈不上去解决了。比如,他人的误解,过去自己的内心不能承受,急切地希望立刻得到澄清,通过内心成长,你不再执着这种表面的解释,因为你内心笃定,从容不迫,日久见人心,谣言也自然会止于智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