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2019-08-02 15:17:01)
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心理咨询 |
有人说,人出生的那一刻是带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的,也就预示着,人到这个世界来是受苦的。于是,我们常常感叹人生苦短。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过,人生为什么这么苦?
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曾说过,“给我几个初生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科学家、艺术家,小偷或者诈骗犯”。这就说明,人出生的时候,抛去先天遗传,几乎等同于一张白纸,而后天的教育则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础。
也就是说,并不是那一声呱呱坠地的哭声决定了人生的苦难,而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或者一对特别苦的父母,通过他们的教育,给我们种下了苦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且继续轮回。
比如小的时候,父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于是对孩子管教很严,因为害怕孩子将来没有出息,叛逆,调皮等,父母就会一直不停地去管教自己的孩子。首先,自己身心疲惫不说,孩子也活得很痛苦。
还有的父母,因为自己曾经遭受过或者听到过一些的苦难,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步入后尘。他们就会习惯性放大这些苦难去鞭策自己的孩子。比如因为自己读书少,吃了很多苦的父母,就会让自己的孩子使劲读书;因为自己的孩子是女孩,就特别害怕她受伤害,于是就处处设防,孩子稍微晚一点回家,父母就开始担心,寝食难安等。
于是,在这类父母的教育下,孩子的人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恐惧和焦虑。有的孩子学习迷失了,因为背负着父母的压力在学习;有的孩子不敢交朋友,总感觉别人都不怀好意……
当我们为人父母之后,我们又会重复父辈曾经教育我们的模式,因为我们的内心是苦的,所以我们就会再次把这个苦难传递下去。虽然有的时候,我们感觉到我们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一样,但是我们并没有跳出痛苦的轮回。比如,父母对我们很严厉,我们希望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子女,于是我们的恐惧演变成另类的焦虑,“千万不要出现不和谐的教育方式”,这就好比父母在东边,我们在西边,看似不一样,其实都是处在同一痛苦的天际线上。
所以人生的苦难是因为内心情绪负债的结果,因为内心有情绪,你培养出来的产品,也一定是有缺陷的,这个缺陷就需要你继续为你的人生买单。比如,当你孩子很小的时候,因为家长内心焦虑,一会儿担心孩子比别人落后,一会儿担心孩子被老师批评,结果孩子变得很乖巧,乖巧的实质就是失去自我,一旦他长大了,他在社会上无所适从,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继续为子女负责,通俗地说,父母将有操不完的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或者我们对子女过于严苛,孩子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开始反抗,辍学,网瘾,早恋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青春逆反。于是我们不得不承接由我们分发出去最终又返回到我们人生的痛苦回旋镖。其实,孩子的逆反又何止在青春期呢?于是,我们就会一直背负着内心种下的苦果,直到自己死亡。
同财务管理一样,人生的负债又是完全可以转变为资产的。
比如,父母不需要过分去干涉孩子的学习,孩子喜欢读书就读书,不喜欢读书将来就成为一个幸福的劳动者,只要父母感觉幸福,孩子的人生自然也就会幸福。
一旦父母管束多了,孩子就失去自我了,就没有方向了,于是就需要父母来掌舵,于是父母穷其一生,都是在为孩子还债。
同样,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女孩。现在的中国,没有战乱,很少有恶霸,所以父母没有什么特别担心的。只要跟孩子说清楚,注意保护自己,避免怀孕,避免疾病的传播。孩子本身是聪明的,你不用提心吊胆,孩子自己也会保护好自己。
内心自由的孩子聪明、自律并有责任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逆反,也不会去责怪自己的父母,因为她懂得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件自然且幸福的事情。同样,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你都不用操心,你也是幸福的。
一个人的内心是幸福的,那么外界回向给她的也一定是幸福的,如果你的内心是宁静和谐的,你的人生就是资产,你培养出的孩子也一定也是资产,你收获的一定是甜蜜的果实。
要把负债变成资产,光有愿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把内心种下的苦因去掉,还上内心曾经欠下的债,并重新种下幸福的种子,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回归幸福,要实现这个愿望,修心就成了人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