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之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17-06-19 10:46:22)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汤是成汤,商朝的开国君王,是古时候有名的君王。这段话的意思是成汤在沐浴的盆子上面刻有铭文,铭文上说:“诚能天天更新,一天一天都在更新,又一天在更新。”

 

看到这段文字大家会觉得有些奇怪。什么东西会天天更新,一天一天都在更新,又一天在更新呢?大家想到的可能只有家乡的面貌才会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少人会把它和修心联想到一起。

 

过去学习翻译,讲究遵循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的原则。所谓的“信”就是要忠于原文,而“达”就是要译文流畅通顺,“雅”就是文字优雅。所以翻译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译者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否则就很难达到“信达雅”的境界。我曾试图翻译过国外的文学作品,一动笔就感觉很困难。有时候读懂了里面的文字,也能感受到作品中优美的意境,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述。所以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言,“雅”是最难的。而对于修心作品而言,最难的不是“雅”而是“信”,忠于原文是最为困难的。因为你的内心没有修到这种境界,你是无法翻译这类作品的,如果没有修心的人去解释或者翻译《大学》、《中庸》或者《论语》,一定会笑话百出,因为内心没有这种体会,你怎么能翻译好这些文字呢?http://s9/mw690/001qAPY7zy7bZhJrbXq28&690

 

上面这段简短的铭文是在说一个人修心的内在变化,这种变化只有修心后才能体会到。特别是刚开始修心的两三个月左右经常有这种体会,似乎天天都会有新的斩获,今天可能有这样的认识,原来人生是这样呀!明天可能又有新的感悟,原来我坚持多年的却是错误的呀!再过一天可能又会有新的体悟,认识到原来自己追求的好也是一种执着呀!再过几天,自己突然发现人生原来可以没有烦恼呀!这是修心后内心变化最快的时期。

 

我曾经就有这样的体会,当我同自己说:“我所有的痛苦和不满意都是我的思想制造出来的,我现在决定改变”,任何时候不求外界而在内心上花功夫。通过一段时间的修心,有一个阶段内心的成长势如破竹,就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荡涤着内心的尘埃。在2004年五月份的一天,当时我还在美国的罗德岛,我突然感觉我的人生好像没有什么烦恼了,当时的内心和现在在座的同学一样还有一点小兴奋,突然觉得人生居然还能有这番天地,这是多好的事情呀!兴奋之余我拿起手机给在美国的越南华侨黄师兄打电话,黄师兄的祖辈是中国广东人,后来移居到越南,七十年代又移民到美国,因为他修心时间比我早,所以我叫他师兄。我给他打电话说:“黄师兄,我已经开悟了!”黄师兄他不相信,还给我泼了点冷水,他说:“悟道嘛,有大悟也有小悟嘛!”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当然是小悟,因为内心还有兴奋,内心还有一股子气在,自然说不上是真正的开悟。但是当时的体会是真实的,每天都有变化,每天都有心得。在座的有些同学现在也有这样的体会,这就说明你已经走上了修心的快车道。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体会,是因为刚开始修心的时候你的内心垃圾很多,自己在不停地清除这些垃圾,人生的境界就会不断地上升。这就好比练习太极拳,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很快就会有感觉,一会儿手上有气感,一会儿感觉气在下沉,一会儿感觉到涌泉穴有暖流,但是随着练习的深入要过很长的时间才会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可惜的是,很多人不修心或者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以为修心要很长的时间,才体会不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神奇。

 

要特别说明的是,过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这个阶段,虽然可能不是天天都有体会,有时可能需要几年才会有新的感悟,但也需要天天坚持。这就像一首军歌的歌名《时刻准备着》一样,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来会出现什么,如果你时刻都在坚持修心,你就为“随遇而安”做了心理上的储备。很多人以为修心之后将来的人生什么都是好的,这是一种误解。修心以后很多“倒霉”的事情还会发生,比如别人占自己的便宜,亲人的故去,天灾人祸等等,如果自己修心修得好,这些过去对自己来说“不好”的事情,如今因为内心的容量变大了,自己能坦然接受了,“倒霉”的事情也就算不了什么,甚至还能把“倒霉”的事情转化为好事情。

 

还有一种情形,过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阶段,你可能感觉不到天天都有进步,但不等于修心没有进展,只是这种进展自己感受不到。过了几年,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过去的很多困扰已经被你轻松地踩在了脚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