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017-05-16 10:12:52)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什么叫“诚其意”?“诚其意”就是说在内心和行为之间没有一点夹杂。这样说大家可能感觉到很费劲,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容易理解了。
今天从山东来了一位小伙子,家庭条件不好,我内心想帮帮他,但内心又出现另外一个想法:现在帮他将来或许有回报。此时,我的意就不诚了,因为在我的内心和行为之间有一个想回报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夹杂,于是内心就不诚了。因为内心有这样的夹杂,所以总会盼着他回报自己,我对他的帮助就不会真诚,帮助他越多自己想回报就越迫切,内心的起伏也就越大,内心也就越来越偏离中正。
捐款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想去捐款,走到捐款箱面前,发现居然没有一个人看见自己捐款,内心不免有些失落。为什么他会失落呢?因为在他助人和捐款之间有一个其它的动机,这个动机就是虚荣,希望别人表扬他,于是他捐款的心理就不诚。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的腿有关节炎,行走有点困难。有一天,有一个同学扶着我去餐馆吃饭,到了餐馆因为有很多人,她就不好意思,“我跟这个老头什么关系,别人会不会误会呀!”本来自己是做好事,但是内心害怕别人议论,于是,她帮助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也就塞进了害怕,这也是不诚。
意不诚内心就会出现冲突,内心自然也就不正了,人生自然也就不幸福了,要让内心中正,“诚其意”就显得非常重要。
过去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真诚的人,按照上面讲的定义,你觉得自己还真诚吗?不用回复,答案就可以揭晓,因为大家没有修心。当然也有一些人说,我的内心真的是诚的,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但是非常少。历史上周文王就是这样的,这是天生的诚。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没有修心却认为自己内心是诚的,更多的是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一个人内心是不是诚,除了上面的标准之外,还有其他的检验标准。如果你的内心是诚的,你的内心一定是幸福无比,同时诚一定会外显的,因为诚自己人际关系一定很好,因为诚在我们这个最接近盛世的时代你的收入也一定不低,因为诚你的夫妻感情一定很融洽等等。如果你现实的生活一团糟,就一定可以反推你的内心也是一团糟,同时也可以说明你的内心是不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