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illusion

标签:
平常禅胡茵梦杂谈 |
分类: 那本书 |
姐姐推荐过好几本胡因梦译的书,早早买了来,一直没有顾上看。昨天顺手拿起一本《平常禅》来读,发现真的是不错。其中一页纸长短的灵修方法,让我回味了大半个晚上。
原文记不准确了,大意是我们所有的痛苦,其实都来自对失控状态的恐惧。而人生如履薄冰,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失去控制的可能,因此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忧心忡忡,充满不安全感的状态。我们恐惧年老、病痛、失业、爱人的背叛、亲人的离世。在经历这样的苦痛时我们无法承受而又束手无措,只能以泪洗面、怨天尤人。
净香的平常禅告诉我们,不要逃避困境,要将困境视为道途;接受自己,就是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痛苦;遭受痛苦的时候,要将注意力转向内在,学会与痛苦共存,不要一味试图归咎或者苦苦追究原因。我们总是认为自己遭受痛苦是因为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或者还有什么道理没有明白,因此一心希冀能够通过了解更多的知识或者通过更多的努力改变这一状况。这样的想法本身预设的前提是:人生是应当或者可能没有痛苦的。但是佛陀的教诲是:痛苦只是痛苦罢了。
我曾经从《东邪西毒》中的那坛醉生梦死酒,领悟了忘记和记得。西毒说:“其实'醉生梦死'只不过是她跟我开的一个玩笑,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你反而记得清楚。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痛苦也是如此,你越是想知道为什么痛苦就越得不到答案,结果只能让自己更加痛苦;你越是想否认痛苦、拒绝面对痛苦,就越是无可奈何,痛苦反而因此变得更加强烈和不容置疑。反观这样的境况,还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和爱其实是不够的;进言之,使我们对人本身的了解和爱是不够的。我们只愿意了解和接受自己心目中那个健康、强大、完美的自己,拒绝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缺陷、不足和病痛,正视和关爱自己的内在。这不是勇气而是逃避,不是强大而是软弱。
爱自己并非自怜,更非自怨自艾,而是心平气和地关注自己内在的感受,客观地看待和面对自己经历的种种痛苦,在身体的痛楚和感情的折磨中力求保持清醒和镇定。如果有恐惧,便接受自己的恐惧;有无助,便认可自己的无助,但是不要让客观的苦难给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被我们自己的恐惧和无助进一步放大。
世上有很多事情我们无力改变更无法控制;我们能够控制的,只有我们自己。
说这些有点沉重。单想明白了些也不代表就能做得到,心灵修炼和治疗本身就是很艰苦的过程。我希望自己能努力做到。
再八卦一下胡因梦吧。
这位当年的台湾第一美女,曾经红极一时,堪称风华绝代,绰约无双。先贴两张胡因梦年轻时候的照片。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shi/My%20Documents/My%20Pictures/PP/d82ebdc2ccb661110ff47709.jpgis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shi/My%20Documents/My%20Pictures/PP/0515bd0f9a5348e7aa645709.jpgis
在拍了几十部电影,经历了和李敖仅仅三个月的短暂婚姻之后,胡因梦终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志向其实在于内在的探索和修炼。胡因梦余生的时间全部用在心灵修炼方面,成为这一领域卓有贡献的翻译家和作家,亲自翻译了几百万字的心灵治疗以及修习方面的著作。年过半百的她潜心学术研究,并到处讲学。素面朝天、粉黛不施,连短发都是自己动手修剪,因为“专业发型师剪得太花俏,不适合我”。然而内心深处的平静、宽和与恩慈,让如今的胡因梦焕发出来的智慧的光彩,比年轻时的美艳动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shi/My%20Documents/My%20Pictures/PP/xinsrc_5321002101043000220523.jpgis
有人把胡因梦和王菲等并称中国四大冷美人。王菲我也喜欢得紧,但是王菲的冷以及酷,和胡茵梦的冷完全不是一回事。关于胡因梦的冷有个很著名的故事。
在自家门口挂着“内有色狼”的作家孟祥森说:“有回走进一座大楼等电梯,电梯门开时,从里面步出一个完美得不论是身形姿态都让人目不转睛的女人,那就是我看见胡茵梦的第一眼……”孟祥森脑海里的画面始终是胡因梦的美......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