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2008-11-26 14:56:14)
标签:

王阳明

传习录

心学

杂谈

分类: 那本书

夜读《传习录》,越读越打心眼儿里喜欢王阳明。作为儒家理论的传承者,他既没有朱熹的虚伪教条、也没有孔子的书生气。他讲的道理朴实明白,温厚慈悲而不弄半点玄虚。

 

读到九川问用功一节,让我笑到打跌。

 

说学生九川问王阳明:老师老师,我专心读书的时候,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情景都看得到听得见,这样是不是说明我不够专心啊?

老师笑了:傻孩子,你又不是瞎子聋子,怎么可能对周围的一切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呢?所谓专心,就是虽然听得到看得见周围的一切,但是心神并没有被这些事情所分散干扰。

九川又问:那古时候有一个人在静坐思考,他儿子就在旁边读书,他专心得都不知道自己儿子有没有在认真读书,程颐先生还称赞他专心呢。这又怎么讲呢?

老师又笑了:傻孩子,程颐怕也是在笑话他装B呢。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又问:「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曰:「如何欲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虽闻、见而不流去便是。」曰:「昔有人静坐,其子隔壁读书,不知其勤惰。程子称其甚敬。何如?」曰:「伊川恐亦是讥他。」)

 

我最喜欢王阳明的就是这一点。在战乱、政治斗争和流放生涯中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他把世间的一切名利、虚荣和矫情都已看穿。他从来不用任何道貌岸然的、自欺欺人的、刻板的纪律、信条或者道德戒律去约束人。所有的学习、思考、行为举止都是发自内心出乎自然的状态、循序渐进便可以,如果脱离实际强求达到某种超现实的表面状态,那无非不过是装腔作势给别人看罢了。

 

在参透生死和人性的大智慧面前,人皆回归为初始状态的一个本性善良然而脆弱的小小孩童,有弱点有缺陷,然而却是世间最重要的性灵。王阳明心中充满了对人的慈悲和爱,希望唤起每个人本性源头的良知,加以引导,使人世趋于真善美。在他看来,人性本身并无谓好坏善恶,私欲略过一些就可能成恶,纠正回来就又回到善。没有什么绝对的善或绝对的恶。对绝大多数普普通通的人来说,很多时候善恶其实不过是一念间的事情。

 

----------------------------------------- 

这样的书,让人读来直如坐清风朗月,心神明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男人的沉默
后一篇:Life is illusion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