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占祥:栅栏里的马蹄声——江帆诗歌印象《六盘山》2013年5期

(2013-07-09 18:35:36)
标签:

血液

天空

物象

有意义

江帆

分类: 文字、文学和思想……

http://s8/small/001qA5PBgy6DJFvUMbJ67&690


栅栏里的马蹄声

  

         ——江帆诗歌印象

 

  马占祥




 

 

 

有时,被一首诗击中是很要命的事情。你沉浸在它的意境里不能自拔,甚至那些词语都是闪着光亮的。你一读再读,意犹未尽,恨不是自己所得,伴随而来的还有失落感,——为何自己不能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经验体悟?

江帆那些马蹄印迹般的短诗中,都的带着马蹄铁的质地:有着铁的密度和寒光。我一再计较的是《青海湖上的云》:

 

青海湖上空的蔚蓝,和我书写的一样:

“我不小心,忽略了这件神的衣裳和此刻的悲伤”

此生难遇的高贵格局,白云的眼泪

格桑花的深瞳,湖上的烈马啊……直到

一位大雪纷飞的活佛,从这一面镜子中随身飞起

万事万物沉默下来——

 

标题直白的索然无味,如果掩住诗歌内容,毫无吸引之处,但是诗歌中的具象和恢弘的气势营造的境界,使我不能不一读再读。小之于大,远之于近,高之于低,出之于入,空间之于时间,理性之于情感,自然之于人世,无处不透露出作者敏感而深邃的经验体悟。

    江帆本人从未见过,之前也没注意到过他的其他作品,当这组诗歌放在我桌子上的时候,我眼前一亮,立即被吸引,《这里的夜》、《日子》、《高山雪莲》、《高原四句》、《穿过雨水的羊》......一首诗就是一只“马蹄”,踏在我的心上,踩出一个一个明亮的“蹄印”。青海湖(库库淖尔)的蔚蓝扑面而来,有那么多“烈马”、“白马”、“黑马”、“马队”、甚至是“马的骨头”都要突破栅栏奔腾而去,我由衷地喜爱这些诗句。商震曾经在剖析诗歌的问题时提到三种平衡:抒情与叙事、意境与物象、词语与境界的平衡。我以为在江帆的这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印证,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启发。

当下诗歌中普遍的经验充斥太多,以至于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感到很多诗歌在别处曾读过,个人的体悟雷同之处过多会冲淡诗歌本身,也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困惑:这首诗歌怎么也这样?江帆的这组诗歌中独到的经验恰好给我们惊喜,是的,好诗是有自己独到的品质的,区别于空泛的情绪表达式的诗歌。同时,“诗到语言为止”,我一直认为只是解释了诗歌载体问题。一首诗歌必备的意义,或者说歧义,归结起来,还是必须有意义的。一首没有担当的诗歌,语言再优美,依然趋于表象的华美,没有内里的肌肉和血液去充实,给读者还是一首失血的诗歌。“一位大雪纷飞的活佛,从这一面镜子中随身飞起/万事万物沉默下来——”《青海湖上的云》,使人不自觉的安静下来,这安静中有着人世的种种,老子的大音希声就是诗歌中要表达的理。种种念想蜂拥而至,人却无语,静若止水。

当然,我也看到了江帆诗歌中的粗糙的部分:“一条两手空空的道路”,“被岁月掏空的人”,“八百里叫流浪/五百里叫忧伤的青海啊”,“轻轻摩挲着它们的天空”等,我以为,以江帆的诗歌经验应该有更好的表达,短些的诗歌,必须有精致再精致的句子,我很期待江帆再给我惊喜。

 

 

                                                                            2013.7.1



 


马占祥:经名,萨利赫。回族。1974年生。参加第28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17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出版诗集《半个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