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江帆诗集《寂寞旅程》
金绍任
早就喜爱江帆的清泉般的人品,最近,将他的《寂寞旅程》的全部诗作读了一遍,对他的诗才不禁感到惊讶。
一幅水墨画,画的是一位吹箫者。不难以此为题写出一首雅诗,但要写得风骨别具就难了。江帆写得令人叫绝:
这是——
意想不到的感觉
源于水 遍地横流
瞑色中你坐在箫声的肩头
激动真实地自己
淡墨的烟雨
在你抿嘴地瞬间穿过
心灵的栅栏
一作霜桥早行
一做长亭晚去
呜咽在你身后的两侧
章法,句式是地地道道的新诗,现代派的自由诗,传出的又是地地道道的东方传统文化的意境。能够写成诗中有画的是高手,能够使读诗者恍如置身于乐响中的更是圣手。中国古典诗林中高手圣手云集。如白居易写奏琵琶,李贺写弹箜篌。苏轼写吹箫,都是令人叹为观止,望而却步的。江帆不是仿效古典大师使用博喻手法,不是沿着别人的足迹去攀登珠穆朗玛峰。意像在他的笔下作了奇特的组合:箫声是如何9源于水,遍地横流:呢?“坐在箫声的肩头/激动真实地自己”,又是怎样的形象呢?这些是画不出的,然而这些诗句又非常恰当贴切,非如此不尽奇妙。江帆很善于写幻觉,统觉和通感,创造诗境所独有的意像。“淡墨的烟雨/在抿嘴的瞬间穿过/心灵的栅栏”,这样的诗句惟妙惟肖地写出了音波的律动,心理的感化,具有穿透灵魂的力量,真是下笔若有神助。
再如这样的诗句:
感到朋友如片片落叶
覆盖想念的深宫
将我深深地埋进去
[《一生》]
这也是令人过目难忘的奇喻。
秋水从她的眼里影出我的眼[《秋水》]
这是镜中之镜,像中之像,是心灵的多重折射。
长烟在冬雨的小巷淋湿
如噙在心底的泪水
“长烟在冬雨的小巷淋湿”已经是水墨画式的诗境了,将小巷淋湿的长烟比作“噙在心底的泪水”,则是超拔的想象,令人叹为奇才了。
“淡墨的烟雨/在抿嘴的瞬间穿过/心灵的栅栏”,这几行诗是写箫声的妙句也正好写出《寂寞旅程》的全部诗作给人的感觉。一个书香世家的敏感、单纯的、痴情的少年,呼吸着楚文化的饱诗绪长大,写故乡,写童年,写青春的惆怅,都是那么纯净而飘忽,组成了凄婉悱恻的氛围,江帆虽然说已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当过兵,还蒙过怨冤,心灵上却一点也看不到仆仆的风尘,仍然那么清纯,那么挚爱美,挚爱艺术,这证明他具有难得的不可消褪的诗魂。他不像某些人格分裂的诗作者,懂一点诗艺,为人却污浊。江帆的品行气质都完全是诗化的,像眼珠容不得半点沙粒。只是集子的前半部分境界窄了一些,纤弱了一些,属于婉约一路。从《病中诗人的呓语》开始,诸如:《普通的秋天》、《在夜色中》、《鸟》、《大风》。他的诗境大为拓展:
江滩上的村庄 我们的家园
我们在你最感伤的故事里长大
由此懂得 一滴泪
就是一滴叫人心酸的长江
[《说给长江》]
这就不是婉约派所束缚得住,而是向着诗史境地迈进了。
前年夏天,江帆病重住院。面对着死神镰刀的寒光,他坦然写道:
你手举花环向我祷告
用啼声来封闭我小小的木盒家园
打开 请打开我幽黯的居所
让我不安的灵魂
随灰烬起落
纷扬中我恳切的心
需要你来安慰
你有得胜的权力使我
忘掉死亡的伤痛
那时 我自天而降的生命
将在晨曦和晚霞地映照下
化入粮食
江水和诗歌
使空空等候的你处处见到
我平淡无奇而坦然的一生
......
江帆还只有二十二岁,他已具有自己的个人风格。但我相信,天纵英才,海天襟怀,再加上不断地学习,砥砺和推敲,江帆将乘长风破万里浪。
1992.1.15于桂林陆军学院
跋
去意萦怀
肖声曼
约是一个黄昏的傍晚。略带凉意的春风越过上海繁闹的各个街市,吹进灯入烈烛的复旦南区。
我和的学友凡一平叠足而坐,探讨着一个突然涌进思维的话题。盎然的兴致令我们的目光透出诗人般的色彩和深邃。我们几乎同时受到了某种神秘的感应和启迪。脱口而出的妙语如珠落玉盘成文结章,这一从未有过的情状使我们彼此觉得仿佛退出小说而进入了诗的境界。那时,我们的左眼都不约而同地跳了三下,室内的明亮竟突然鬼使神差般闪现一道灵隽的橙红。我猛地悟道这是我们民族的古老的美好的兆示,一如喜鹊叫枝和凤栖梧桐。果然,虚掩的门被响脆地敲了几下。一平离坐迎迓。和着温馨爽冽的清风,一个身着戎装,姿容俊秀的青年军官笑吟吟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
这就是被真正的有识者誉为天才诗人、《寂寞旅程》的著者——江帆。
自此以后,我们圆周般的生活融进了浪漫的色彩,聪慧的青春气息常常将我们带回到少年时的梦幻和繁荣。窗门洞开,涤净丑恶的龌龊晦气,四0三室从此兹尊成诗人作家的摇篮。在[燕园]、[曦园],在草坪上、校门前,在文科大楼、图书馆的路上,在伴着月夜的小酒馆里,我们这些年轻文人,襟怀展露情思喷薄。悠久的人文精神在我们身上燃起青铜色的火焰。闪烁的星辰记录着古往今来无数披发吟咏的诗魂。我在江帆身上多次看到这些旷世英才的幽影,他贞稚的怒骂和笑声撩起我们对古代诗人社会的晚霞般的怀念。夜阑人静,他凝神坐在灯光里,缭绕的烟雾在眉眼上方袅袅盘恒经久不散。情飞灵动,笔走龙蛇,一行行流光溢彩的诗句响亮地跃上纸端。
坐在案头
一方青石镇住半生的心事
镜子在墙上冷冷闪光
在月色满窗的时候
坼裂的酒壶使水声凝涩
剩下的事,是看你把长发高高挽起
沐于风中
熄去所有的灯火
让水流回到自身
[《无酒的日子》]
想起朋友和那些美丽的日子
不乏幸福和酸楚
整个秋天,往日地朋友是
众多的果实
任我挑选思念
[《一生》]
在酒席趋于酣畅时,应是炎感渐退的那个盛夏的傍晚,我于车轮启转的月台上送走了饱学还乡的一平。剩下的时光如此珍贵,我们留念地告别着一个个的今天。在怀着寂寞的心绪为《寂寞旅程》撰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我为我们相濡以沫的共同旅程所感动。而诗人就站在我的身边。此刻,怦然跳动的心声在无言地告诉我们:多少年后,面对苍老的形骸和眼中的一切,我们一定会再次想起,朋友们把杯邀月、谈笑风生的那些遥远的日子。
1992年早春二月于上海复旦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