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5个南京人的买房故事: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2009-12-16 14:26:30)
标签:

房产

金陵晚报·2009南京楼市白皮书(二十)

2009年5个南京人的买房故事: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梁建恕  朱云芳
    2年前的2007,股市曾经暴涨,大家口袋里都还有不少余钱的时候,一线城市的房价飙升,南京房价也悄悄蹿了起来,不过至少大家都还没有太过恐慌。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子还在四处飘荡,南京的楼盘竟然一个个直接破万、破2万,主城甚至已经冲上了3万。你不得不承认,这更像是一个黑色幽默!
  诚然,我们回顾2009南京楼市,即使房价飞涨,也能看到数之不尽的富人,眼都不眨地购入豪宅。例如,本报报道过的《1套2000万别墅,3个亿万富翁来抢》,在绿城南京玫瑰园真实上演。还有12月初,有个人只来绿城看过一次,就当场买了5幢1000多万元的别墅,总价超过7000万元。此外,有个投资客还一次性出手8000万元买下宁南某楼盘买了一幢楼,准备做连锁酒店。7月份仁恒江湾城400多万一套的大户型江景豪宅像卖白菜一样,3天销售500余套,我们也仍然记忆犹新。
  然而,在南京,更多的还是工薪阶层、中低收入者。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对于攀至历史高位的房价,已不仅是失望,而是绝望。在南京房价可能还将继续上涨的未来,他们的买房梦已被无情地摧毁,他们应该怎么办?就让我们通过2009年5个普通南京人的买房故事,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进而思考房价是怎样地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影响了我们这座城市。

 

A.外地年轻人
他决然走了,没带走一片云彩
    人物介绍:小张,27岁,IT公司职员。
    买房故事:“没有自己的房子怎么能算是真正的南京人呢?”小张常常这样勉励自己。买房,已经成为他留在这个城市的重要条件,也成了他努力工作的一大动力。毕业之后的两三年里,小张一直在奋斗!
    前几天,我们得知,小张已经彻底放弃了在南京买房这个理想。
    “盯了半年,一平方涨了2000多,实在是买不起了。我已经老大不小了,没有房子也没法结婚,总不能因为房子而和谈了5年的女朋友分手吧!我近期已经在打离职报告了,在家乡,已经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也相中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拿自己的积蓄买下来绰绰有余。我什么时候有能力在南京买得起房,我什么时候再杀回来!”小张的心里还有一股怨气。
    小张半年前在板桥看中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那时开盘的时间还未定,但大概价格在6000元/平方米。在等待开盘的半年时间里,该楼盘的销售价格被炒得越来越高。开始还只是听说上涨到了7000元/平方米左右,随后就有消息说超过了7500元/平方米。最后传出的消息说,该楼盘确定销售价格在8000元/平方米以上。
    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该楼盘第一街区11栋的一套顶层房源,其参考价格已经达到了10250元/平方米。听到这个消息后,小张就准备放弃了。尽管房子户型功能都不错,尽管他已经尽最大能力凑钱,但他还是交不起首付。
    宁可放弃工作,也不要被南京这居高不下的房价压着过日子。销售价格超过8000元/平方米的板桥,吓走了一批像小张这样的购房者。
    这个曾经想留在南京大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终于戒掉了理想,带着落寞离开了这座城市!
    买房感想:我曾经是想拥有自己的房子的,现实不让我拥有。
    展望明年:估计南京的房价还是要涨,那么多央企的天价地块在那摆着呢。涨就涨吧,与我无关了!

 

B.大学应届毕业生
他悄悄来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人物介绍:小王,22岁,大学在读。
    买房故事:小王是在北京读书的大四学生,父母预计他毕业后会到南京工作,觉得反正要买房,晚买不如早买。
    今年2月,小王的父亲就托人在南京打听,那时还是今年南京楼市的最低谷。小王的父亲说:“我们估计南京的楼市还是会涨的,2月份都跌到那个水平,也不会再跌了。况且南京毕竟是省城,刚性需求大,在南京买房还是很值的。”
    但是也只是这么决定,并没有实际实施。小王和家人想先看看,慢慢挑,访一访不同的楼盘,最后再作决定;另外由于在老家扬州刚买了一套房,家里暂时也不宽裕。
    但是到了4月份,一通电话催急了小王一家人。在南京一家银行工作的亲戚打电话给小王家说:“要买快买,南京楼市突然又火起来了。”三四月份,南京各地区的房价像坐火箭一般向上直蹿。小王一家赶紧开始操作,一方面拜托在银行工作的亲戚推荐,另一方面自己亲自跑楼盘。
    今年五一劳动节,小王趁着放假,陪父母把南京的楼盘好好看了下。在迈皋桥地铁站旁看了一户三室两厅的套房,性价比很高,小区本身也不错,周围的工厂也在大规模地拆迁,未来环境配套不用担心,而且交通也方便。小王父母一眼就看中了,但小王想在鼓楼买,可是一打听,那里的二手房都得20000元/平方米。在几番讨论过后,小王还是听了父母的话,决定在迈皋桥地铁附近买。
    他们还在讨论呢,谁知道,那个小区在售的房源已经全部售空,要等下一批——这怎么能等得了呢,等得可全是钱啊!小王的父母这下可急坏了,于是托人拿了一个号。
    5月中旬的一天,在北京的小王突然接到母亲一个电话,说是要他明天飞南京,签合同。
    “那场面可叫火爆,我们签合同那天,小区的房子又是当天卖光,价格已经比2月份涨了2000元/平方米。”小王在向记者说的时候,还完全透入在当时紧张的气氛里。
    小王跟亲戚朋友借了20万,加上自己的10万,付了首付,余下的80万全部按揭贷款,做了25年,一共要还130多万。“当时房贷利率是打七折的,算下来就是2.8%,像现在,房贷利率往八折打,又得多还几年,还是那时候买好啊!”小王乐滋滋地说。
    小王买房效率非常高,这一次从看中到签合同、办贷款累计花了两天时间。事后,小王问母亲知不知道买的房子在哪里,母亲居然不知道。
    从那以后,小王全家就会经常关注自己家在南京的新房子。从5月份起,那个地段的房子又涨了许多,说到这个,小王还是很庆幸自己买房买得快。
    买房之后,小王家经济压力很大,一个月房贷差不多占了家庭收入的40%,加上部分首付都是借的。从那之后,家人花钱都很注意,小王发现,收入有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增加,家庭理财反而合理了。
    为了尽快还上欠亲戚的钱,小王家想尽办法盘活家里的财产,把老家乡下的一套房子卖了,余下的钱还提前还了几个月的房贷,还换了新车,反而觉得生活质量提高了。
    “虽然每个月都背5000元的债,但是房价每个月都在涨,心里也不觉得亏。”小王说。这个月月底小王就可以拿房了,虽然到现在为止,当初开发商作出的很多承诺没有兑现,小区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臭水沟老整不好,阳台上下不对称等,但是房子还是卖得很火,一个个跟疯了似的来抢,一期卖完,二期开一幢卖完一幢。  
    也许很多人说小王全家疯了,手里只有10万块钱就敢跳到房海里,可是他们的确跟上了这趟车,再等下去更买不起。一个是被房价被逼离开南京,一个是借房价成功入驻南京。一个城市,总有这样的进进出出,不过今年都是跟“房价”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买房感想:在2009年南京的楼市里摸爬滚打,没点冲动和勇气是不行的,就应该学习好汉精神,该出手时就出手。
    展望明年:坚决看涨!刚性需求还有很多,城市化还在继续,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房价肯定还得涨,必须的!

 

C.工薪阶层
他还在游离,明日复明日
    人物介绍:41岁,普通职员。
    买房故事:赵林一家老小5口人如今住在一套80多平方米的普通商品房里。这房子还是早几年买的,孩子也大了,和老人住在一起也总是闹别扭,再买一套房,改善下居住环境刻不容缓。
    赵林老实巴交半辈子了,改是改不掉,优柔寡断的性格在一次次媳妇与父母争吵中早已表现得淋漓尽致。买套房,还是媳妇逼着他才做的决定。
    说起来,两年前就有这个决定了。但是,赵林总是盘算着自己口袋里的钱。孩子上学,吃喝花销总得保证,银行里的存款就10万多点。即便是两年前,首付也成问题,想想未来孩子上到中学要花更多钱,还得担心老人突然生病什么的,他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月供超过2000的话,日子该怎么过。
    从前年,看到去年,又看到今年,南京城售楼处几乎转了个遍了,哪一家售楼处门朝哪,赵林都是张口就来,可是就是定不下一套房子。“要么是总价太高,首付太多,要么就是房型不合适。”
    赵林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呢?他希望是在鼓楼附近的,因为孩子上学方便点,最好靠地铁;希望单价不要超过8000块;希望房子最好是次新房,等期房太辛苦;还希望物业费能便宜点,因为月供已经给他很大压力了……总之,一个买房人所能拥有的希望他都有,甚至更多,因为他说他负担不起,因为后半辈子看到头了,收入就那么一点。
    结果当然谁都知道,赵林的希望是不可能了,不是几乎不可能,是绝对不可能。
    赵林这三年里,就这么日复一日的希望,日复一日的绝望。三年过去了,银行帐户里多了5万多块钱,房价涨得早已让他都不好意思再去比对。
    买,还是不买?他依然在游离,尽管媳妇越来越多地河东狮吼,尽管家庭争吵越来越多,赵林依然拿不定主意。可是眼看着,鼓楼地区的房价已经破两万了,赵林还有希望吗?
    买房感想: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展望明年:看这架势估计不会掉头往下,可是政府不是已经开始调控了吗?政策优惠一旦取消,估计房价就会跌了。不过去年好像也是这样的,说不准了!

 

D.城市蚁族
他甩了包袱,坐看风云起
    人物介绍:小赵,29岁,广告公司职员。
    买房故事:这个小赵和大赵、赵林不同,小赵是赶上了80后的头一茬,性格多少有点叛逆,自由散漫惯了。
    小赵23岁大学毕业,干过推销员,干过保险公司销售,最终在一家广告公司落了脚。因为工作一直没有安定,他的住所也是搬了一处又一处。大清河住过,龙江住过,广州路也住过,都是租房。起先是和大学的狐朋狗友一起合租,后来大家慢慢各奔东西,他也开始和女友租住单室套。
    又后来,女友分了一茬又一茬,单室套也换了一个又一个,小赵说,他每个月收入3000多块钱,都填房租里了。太多次提前退房,多付的租金要不回来。
    为什么不买房?
    “为什么买房?”小赵踢回来的问题能把你憋屈死。
    在他看来,一辈子为了一套房子而奋斗实在是划不来,生老病死都维系在一套房子里,“害怕!”害怕什么呢?害怕买了房,就得结婚,就得为这套房努力还贷,为老婆孩子拼命挣钱。
    这是年轻一代的想法,无所谓对错。小赵压根就从来没看过房,但是他对房价却一点不陌生。广告公司经常接到房产公司的销售广告,身边的哥们姐们也都在唠这些,但是他不想烦。
    挣钱,旅游,结识新朋友,看房子也看设计看建筑。
    什么时候买房?
    小赵还没想好,至少,他不想凑在人堆里,不小心被电视台的镜头扫到,被说成是抢房的人。不买归不买,小赵对楼市有自己的看法,“我一定也会买的,但是如果我买房时,一定不会去想价格高还是低,因为我需要,没有高低!”
    买房感想: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打住,什么都不想,坐看风云起。
    展望明年:不展望了!房价涨不涨关我鸟事?我是打酱油的。

 

E.普通家庭
他彻底怒了,不是买房是买愤怒
    人物介绍:周先生,36岁。
    买房故事:捧着大把现金还愁买不到房吗?还真能!
    周先生几乎是咆哮着在说10月初他的买房经历。他也是为了孩子上学才决定买一套二手房的,比来比去,他通过中介选择了三条巷一个小区的二手房。4楼,51个平方,71.4万,看到这个价格,周先生是窃喜的,相比同样的地区,这房子性价比算是非常高的了。中介工作人员更是鼓吹这是绝版好房,周先生也是就着情绪当即决定购买。
    第二天,他和妻子带着足够的定金来看房,说实话,房子太一般了,几乎没装修,而且还那么老旧。到底是女人精打细算些,在家里夫妻商量,71.4万的零头肯定是可以商量的。谁知道,房东开口就让他们傻了眼,“71.4万不可能,最少73万。”
    周先生掉头就走,生气啊。可是再看看中介里其他房子,比这还贵。好马不吃回头草,可是为了孩子,隔了两天后,周先生到底又回来了。这次房东面都没露,通过中介传了话,74万了,不讲价。夫妻俩大眼瞪小眼,你怪我我怪你。
    可是抱怨有用吗,房子还得买,第二天,周先生咬咬牙,决定成交,不过男人丢不起这人,他让妻子给中介打电话,答应房东的价格。呵呵,中介慢条斯理,“房东又提价了,75万!”
    怒了,周先生几乎是出离愤怒了。他抢过电话摔了下去,这是买房子吗?
    当然是买房子,没办法,那时候就这行情,房东坐地涨价的不是一个两个,是太多个。有道是事不过三,最终,周先生带着怒火拒绝再找中介。房子是没有买了,不过,现在提起来,周先生咆哮的另一个原因是,如果当时买的话,现在他也可能有资格坐地涨价了。
    买房感想:如果再有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对那个房东说三个字:“成交吧!”
    展望明年:二手房营业税新政出来了,估计政府是要调控了。但是,估计效果不大,房价已经疯了,而且似乎有足够疯的理由。明年还会选择买房,不为自住,就为了也有坐地涨价的资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