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湘宁:用园林文化为建筑“点睛”

(2007-09-21 16:25:07)
标签:

房产/置业

程湘宁:用园林文化为建筑“点睛”

采访、整理 王垠 李子墨

 

    近年来,我到世界各地考察建筑,又在南京开发了“生态小区”金泉泰来苑和苏州园林风情的别墅项目泰来怡然,对于建筑有了一些心得。因此,有人问我:“建筑是什么?”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仅把它当成遮风避雨的地方,而有的人将它看作温暖的家,在我看来,建筑本身是一种艺术品。
    我去过很多国家,发现平庸的建筑并不能让人完全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它们并非艺术品。但是,一些优美的建筑中融入悠远的历史文化,就成了一件艺术品,能让人触碰到一个民族的灵魂。
    比如在澳洲,主流建筑形态依然是纯西方式的,这跟它是英属殖民地不无关系。但澳洲同时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所以当地的建筑风格往往时尚、健康。我在那里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建筑里面融合一点日式风格,那么房价就会自然被抬高,有时候甚至能涨50%。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文化元素对于建筑起着“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能使建筑变成一件艺术品,也说明西方人对于东方文化、东方精神的向往。西方人向来对东方艺术充满好奇,有的人甚至达到痴迷的地步。中国古典文化是东方艺术的重要代表,中国的园林建筑又恰恰是古典文化的重要代表。
    是的,当建筑遭遇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就营造出一种艺术的氛围,营造出山水写意的生活。中国园林建筑恰似“地上的文章”,在地面上挥洒出一幅幅带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山水画。
    在中国园林建筑中,有粉墙黛瓦、亭台楼榭,有嶙峋怪石、汩汩流水,有清幽的竹林、肥大的芭蕉,人们可以诗意地栖居,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孟浩然、陶渊明等古代的山水田园派诗人,都歌颂这样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们“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追求诗情画意、怡然自得。
    在我们现在这个充斥着浮躁的快餐文化的时代,或许很多人都想追求这种山水写意的生活。园林建筑带有中国古典文化的烙印,其中的每一山、每一石,都达到诗情画意的境地,给人更多的精神享受,能满足人们追求山水写意生活的需求。
    这种与古老文化相伴而生的园林建筑,若是几百年前遗留下来的,国家不惜花重金翻修、保护起来。若是新建的深宅大院、园林建筑,也给人以幽静、深邃、清逸之感,并让人感受到悠远的历史文化。
    可是,习惯了都市生活的人们,怎能住进山里,既没空调又无网络,过着陶渊明
式的简朴生活?我们只能在都市里闹中取静,在融合了现代技术的园林建筑里感受生活的随境、随心、随意。春天听鸟、夏天听蝉、秋天听虫、冬天听雪,让心沉静在自然的美妙里,让浮躁的心得以回归。
    我相信,多年过去,我们能留给后人的财富,依然是传承已久的民族文化。当他们看到留下的园林建筑,就能真切体会到前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富足。


【作者简介】
    程湘宁: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到媒体做了9年的记者,后从事房地产开发,在南京的浦口区开发了“江北生态小区”金泉泰来苑、苏州园林风情的中式别墅小区泰来怡然,其中一套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中式别墅售价达5000万元,被誉为整个南京市的“别墅王”。
    近几年跑遍世界各地和国内各大历史文化名城,醉心于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现代人生活完美结合的研究和探索之中。现任南京集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