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子弹飞会儿

(2010-12-16 16:48:58)
标签:

影评

让子弹飞

分类: 换个角度看电影

  文/慕容锦悦  
  
  “让子弹飞会儿”一个麻匪大哥的话,在纷乱的军阀混战时代,子弹估计是最便宜的玩意儿,大家为了谋生站山头儿的站山头儿、买官儿娶窑姐儿的娶窑姐儿、养替身的养替身、假扮麻匪的无业游民被人烫了一脸疤、揭“枪”而起的百姓分了恶霸乡绅的家当等等。   
  和子弹相关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导演一定要有常人没有的思维,知道怎么把一个小说或者文字上的东西转换成生动的影像,挑选合适的演员来诠释,就象把一个一个灵魂装进一个个肉身,通过这些肉身来传达故事的意义,在胶片里,一个一个人物出现在大家面前,好演员一定可以让观众记得电影中角色的名字,而不仅仅是演员本身。   
  写影评不是第一次,但绝对是感觉兴奋的一次,我不是学电影的,所以,对电影里面的什么什么镜头,什么什么语言该怎么命名不知道,而我是学心理的,因此,乐意从心理的角度跟大家分享观后感。  
   张麻子(姜文扮演)是个在乱世应运而生的土匪,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也一定出具备英雄情结的土匪,于是他为义子、师爷、老二、夫人报仇,最后还劫富济贫分了恶霸乡绅的家产。   
  师爷(葛优扮演)是个买官儿娶窑姐儿本来可以用他还算灵活的脑袋和嘴巴享受生活的人,但是,恰逢乱世被土匪劫了道,用他的话说,吃着火锅唱着歌儿,下一秒火车翻了,县长丢了。他深谙黑白两道的规矩,知恩图报,虽然满嘴没有实话,但是没有害人之心,要想在那个时代活下来,没有他的这点能屈能伸的本事还真不行。   
  黄四郎(周润发扮演)富甲一方,不可一世,杀了五个县长,拐卖人口,贩卖烟土,决不是善良之辈。可能知道自己所作所为不得人心,仇人一定很多,养了个替身给自己挡灾祸,替身尽职尽责被张麻子砍了头,自己落的个无人在乎,最后站在碉楼上引爆了炸弹,灰飞烟灭。   
  土匪嘛,兄弟肯定很多,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久别的邵兵、多变的廖凡、在父亲张国立光环下的张默、走出金婚风雨情的胡军、文艺范儿的陈坤、头一次和哥哥姜文合作的弟弟姜武、一文一武,堪称佳话,看到哥俩在一个镜头里出现的机会第一少,第二,我发现两个人长的真象,尤其是鼻子以下部分,说话声音更甚、还有一些不记得名字但记得脸孔的演员,总之,可以说是一网打尽帅哥,硬汉,可见姜文的魅力,和电影本事的吸引力,让大家不论戏份儿多少,倾情演出。  
  有男人就要有女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性因素在这部充满姜文式幽默的电影里不可能缺少,于是,我们看到了久违的刘嘉玲,大屏幕完全呈现了她的妩媚和逐渐老去的容颜、苗圃操着一口山西腔儿,露脸不到五分钟,但我想,她一定对这部戏情有独钟,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好戏好导演比戏份儿更重要。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现在要加上一个“电影夫妻店”,前有冯小刚,徐帆,现在加上姜文、周韵,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周韵成了影片里仰慕土匪的青楼花姐姐,名如其人,韵味儿十足,于是间接知道了姜文的审美情趣。我们无法预期姜文下一步是不是要将夫妻店开下去,这对夫妻和冯小刚不同,两个人做事随性,不刻意,也不追求噱头,当然,并不是说,冯小刚就充满刻意和炒作,但最起码,冯深谙商业电影之道,恰恰娶了个资深演员,如虎添翼罢了。  
   印象深刻的是两个江湖老手的攻心计,张麻子,黄四郎明里暗里算计着对方,你走一步,我走两步,然后我退一步,你进一步,好像两个跳国标舞的人,一会斗牛,一会快步,一会华尔兹,各种姿势都用了,各种技巧也都使了,时而贴身(黄四郎请客吃饭,两个人头一次明里较劲)时而甩开,看着彼此旋转(张麻子前脚送钱,黄四郎后脚假扮麻匪抢钱),反正,两个人是千载难逢的对手,在此地恰逢,需要好好较量一下,最后两个人的战斗结束在轰隆隆的爆炸声里,黄四郎去找师爷了,张麻子的弟兄和心仪的女人逛上海去了,张麻子独自一人骑马远去。  
   整个故事都传递出很强烈的象征意味,原著小说怎么写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姜文的电影语言看上去通俗,其实深刻,这可能取决于他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无意识就做到了这样的深度。  
   简单说两点  
  第一:张麻子冒充师爷(马邦德)做县长,占领了本不属于他的位置,马邦德会变通,识时务,同意张代替自己走马上任,让出自己的主人位置,因为生存而妥协,就象人在面对危险,压迫后的压抑一样,暂时退让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于是两个人均在不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言说着,另整个故事都充满欺骗,反欺骗,语言中的歧义性,随着故事的进展,在师爷去世的那个瞬间位置发生了逆转,土匪归还了师爷本该属于他的位置,当然,前提是,师爷已经死了,死亡让一切回归到了原点。   
  第二、张麻子和黄四郎的争夺充满镜像关系的影子,张麻子的到来让本来独霸一方的黄四郎感觉到了危险,自己的地盘时刻要被侵略,于是他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开始,土匪并没迎战,他来,只是为钱,但后来,六子的死去(张默扮演)让张麻子下了迎战的决心,这一切都源于黄无意识给自己树了敌,恰好这个敌人和以往的都不一样,他聪明、狡诈、好像就是自己,但,这个敌人也有他没有的仁义。于是,两个人在镜子面前演出,无法让自己突破这个幻象。最后,土匪让恶霸自己了断,解放了对方,也解放了自己。  
   以上是从客体关系,拉康的某些理论尝试分析电影的深刻内涵,也可以这样说,不管编剧有没有意识,一个故事好看的根本原因是:人物关系的冲突、情绪情感的冲突、欲望的表达、人类在寻找主体性方面天生的趋向性等等。   
  最不可忽略的还有语言,台词的魅力让一部电影发光,这里有一些地方很好运用了歧义、双关、隐喻等表达方式,让人物想表达的意思巧妙的柔在了貌似平常和幽默的语言里。  
   
  故事情节不多说了,我喜欢姜文的叙事方式,推荐大家去看,希望每个人都能听到子弹飞的声音!  
   
  后续:有预感十二月放的片子一个比一个有看头,等都看完了,可以小结一下总体感觉,特别是葛优,这个前无古人的现象值得说一说,不管他有意还是无心,感谢他给很多人讨论的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