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记摘录(三)

(2010-12-03 09:51:49)
标签:

精神分析笔记

摘录

分享

杂谈

分类: 书评,书摘
  第九卷 第二期

● 艺术家使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精神分析的主题,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无意识的生命。也就是说,这个艺术实际上是被艺术家本身当成症状来处理的,这成了无意识生活的表现,这个作品被视为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语误、强迫症症状等,都是生活的表象。

 

● 所有各种形式的进攻性,都是建立在由想象构成的理想化为基础上的。

 

● 母子关系如果没有缝的话,就是精神病。如果母亲不能允许孩子做其它的事情,就是精神病。她可能是工作的欲望,可能对丈夫的欲望,要第三个东西,但是如果母亲不允许,父亲是不能进入的,必须母亲允许父亲的进入。重要的是,除了自己可爱婴儿的身体之外,她还要对另外的事情有兴趣,这是很重要的。

 

● 最糟糕的是,抑郁的母亲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个时候孩子在场给了她唯一生活的理由,这个时候是最糟糕的。

 

 第九卷 第四期

●  客体:弗洛伊德说,孩子最早是和一个爱的客体在一起,具体化就是母亲,是一个外部的客体。当我们弄懂这个关系――客体和主体的关系―――实际上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而这样一个理论出来以后,分析的重心就转移了,从父亲和孩子的关系转到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上了,同时,分析家和分析者的重心也转移了,变成了母亲和孩子的关系。

 

●  拉康把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放到了想象的维度上。

 

●  他还认为,在母子关系中,始终有一个第三者,父亲。他认为不能够完全抹去弗洛伊德的理论成果―――超我的位置,在这个意义上,拉康又从英国的学派那里回到了弗洛伊德,强调父亲的位置,在母亲与孩子中间,始终有一个第三者。

 

●  我们情不自禁的认为,语言是我们思想表达的工具,弗洛伊德在临床的分析中非常强调语言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去看《释梦》或者《日常生活病理学》,谈的都是关于语言的问题,你看分析梦,很大关键性的技术,是通过语言的读破,这个梦才被阐释清楚了,也就是说他通过符号而理解了想象的问题。

 

●  精神分析理论面临一个双重任务。当你面对一个分析者,他的人格结构是怎样形成的?何以有这些症状?这些症状是和人格结构联系在一起的,从而通过对结构的理解来理解症状。

 

●  精神分析和其它心理治疗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不是就事论事的针对症状,而是通过症状来理解无意识,从而通过人格基础结构来理解症状。

 

●  我们也说,何以我们通过精神分析的设置,能够理解对方的症状,能够帮助对方理解自己。这样一个设置一定是和他的人格结构相对应的,是一个同构的结构,因此,随着设置没有一个大的变化,但是对这个设置的解释,随着理论的不一样理解也不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