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安仁之七:吃了饭就要称体重
(2022-12-11 09:07:11)
标签:
教育育儿健康情感 |
分类: 闲言碎语 |
安仁出生后,隔一段时间,要到社区卫生中心做健康体检,总的情况还是好的。也没有生过什么病。不过,大约两三岁以后,吃饭慢的毛病就留下来了。还没有上幼儿园的时候,主要是跟着我们俩老在家,无形中我们用喂饭代替了她自己吃。或许这就导致她的依赖性,饭不好好吃,就是等着喂。以后到了上幼儿园,吃饭慢就成了“老大难”。小班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老师给她的评语是“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吃饭非常慢”。她妈妈和老师沟通后,保育员也特别关注她,有时还喂她吃几口,还让她先吃菜再吃饭,这样至少可以多摄入些营养。老师还把吃饭慢的小伙伴编到一组,这样她的感觉是否会好些。而她,在全班34名小伙伴中,吃饭可能是“倒数第一”了。
我注意到她吃饭的特点,一旦我们大人在饭桌上说话,她就会停下来听我们说话,即使让她自己坐小凳将茶几当着小餐桌吃,她也会分心走神。(所以,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我会排除一切可能影响她分心的干扰,比如关掉电视机)我猜想,她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没准在关注小伙伴们吃饭时的情况,吃饭的节奏也就放慢下来,甚至可能停下来不吃了。
幼儿园的中班和大班有早餐和中餐(小班只有中餐),上下午还有课间餐。孩子们吃完饭还有点空余时间,老师会让那些先吃好的孩子们到室外去活动,她就照例赶不上了。保育员在分配餐食的时候,别的孩子能吃,就给三个小鸡腿,而给她两个。我猜想,或许等到别人都吃好了,她还没吃完,老师也就不让她再吃了。
在家里吃饭,如果让她自己吃,不催促也不干预,一顿饭可能会吃上一个小时。那么,气温低的季节,肠胃怎么吃得消?于是,又回过头来,在一边喂她,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吃饭慢,就喂她,让她自己吃,还是吃饭慢。或许,她把我们喂她,当做一种精神依赖和享受,吃饭倒是次要的事情了。
印象中,她的体重在13/14公斤左右的时候,她妈妈带她去社区卫生中心体检,医生说按照同龄孩子的标准,体重有点不达标。
这就使我们警惕起来。一边想方设法改善伙食(其实,我们的伙食一定不差),一边想法设法,让她尽可能多吃一点。于是,饭后称体重,也成为一个惯例。
称体重,就要看她是否好好吃饭。她倒是挺诚实,嘴里的饭还没有咽下去,就说“等一下,我还没有吃完”。仿佛嘴里的餐食不咽到肚里就不算体重。称体重的时候,还要把鞋子脱掉,才站到电子秤上。如果体重数据还不错,我就把她站在体重秤上的两只脚和体重数据,一并用手机拍下来,还上传给我们一家人的微信群里,给她爸妈看看。为了保证体重的好看数据,她只答应在吃完饭后就称体重,那么,大小便等可能减重的事情,就要称了体重后再做了。有的时候,她也有点耍赖,吃完饭后,奶奶说再喝点汤、或喝点水再称,体重会更重些的,她也试着去做,用来凑数。当然,这样的体重,虽然有点弄虚作假,但是,数据确实好看一些。
就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也渐渐增加了。中班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和她说好,如果体重达到18公斤,就带她去天柱山卧龙山庄避暑度假。那些日子,她也是信心满满地给自己打气,吃饭的速度和饭量也有改观了。当然,要达到那个标准,还是有些差距的。而一个暑假,她也是在吃饭、称体重的惯例中循环着。到了九月,她上大班了,吃饭慢的坏毛病似乎在渐渐改变,我们也逐渐不怎么催她“快吃”了。而她的体重也保持在18公斤以上了。我对她说,要到明年春节,计划长到20公斤。当然,这还包括了冬衣在内。
她爸爸说,“这孩子好日子过多了,从小就没有饿过,让她饿两顿,看她吃饭是不是还慢?”我当然也没有这么试过。不过,增加些运动量,一定会多吃一点的。
话说回来,安仁虽然吃饭慢,但是,荤素搭配不挑食,也不剩饭,饭吃完了,桌面上还是干干净净的,这些好习惯的养成,也就令人满意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