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女安仁之八:看影视剧

(2023-01-24 09:22:49)
标签:

健康

教育

育儿

文化

分类: 闲言碎语

安仁很少去电影院,至少我们没有带她去影院看过电影(她爸妈是带她去过的)。婴幼儿的视觉和听觉器官的神经系统都比较脆弱,电影院的巨大声响和炫目色彩、闪烁光线对孩子是不合适的。而在她三岁多以后的几年内,持续的新冠疫情,使得管控此起彼伏,影院开放也不正常,即使开放了,我们也不敢去。所以,去影院看电影就免了。

我这里说的给她看电影,主要是在家里,看电视或是电脑里的电影。我们不像有的家庭,把电视机当做哄孩子的工具,也不让孩子手捧着IPAD,随意打开一些视频节目,就放任自由。而给她看电影,一般都是学习间歇的休息作为奖励手段。现在回想起来,不是日常生活的惯例,只是偶尔娱乐的插曲了。

再说,安仁在接受和理解的前提下,也不会贪多嚼不烂。一旦不想看了,就会说“不看了”,我也就见好就收了。

印象中,电影《小飞象》《匹诺曹》《宝葫芦的秘有密》,她看起来还是津津有味的。至于短片的动画片,《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三个和尚》《猪八戒吃西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虽然时代久远,但是童趣横生,也没有代沟的隔膜。看完之后,让她讲讲故事梗概,她也饶有兴趣地说个不停,回忆起来的情节顺序与细节也是过目不忘,从中理解的意义也能融会贯通。

当然,对她最感兴趣的还是具有时代特征的片源,比如《汪汪队》《小猪佩奇》和《小兔米菲》。汪汪队有中英文版,她说英文版也能看懂,我就给她看。《米菲》则是一部动画片的电影,她看了很多遍。以后,在网上找到电视版的米菲系列片,但不如电影版给她的印象深刻,这部影片中的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及其特征,对她的认知影响也就很大了。

我家附近的合肥大剧院,在疫情发生之前,也是我们常年要去的文化场所。那里,由北京保利文化集团管理,有相当水平的各种音乐、歌舞、戏剧等演出团体在全国巡演,这里也是一站,也有一些适合儿童观赏的节目和专场。我们俩老曾经带安仁去看过儿童剧《匹诺曹》。

孩子的情绪很容易被剧情影响而感动,特别是到了一些弱小被欺负、危险正发生的情节,她就忍不住地哭出声。比如匹诺曹被欺骗和欺负,小飞象遭遇危险等,我看着她楚楚可怜的样子,就说“不看了吧”,她又不愿意;我说“那都是假(瞎编)的”,她也不相信;我只好剧透后面的情节,大意总是除恶扬善、因果报应等,她就打足精神往后看,最后当然也是泪痕未干,啼笑皆非了。而我,则被孩子的天真、善良、质朴的情感所感动。有时反过来想,怎么人到成年,反而失去了童真童趣,变得如此油滑、冷漠、老于世故、老奸巨猾了?成长的过程,一定要以这样的变化为标志和代价吗?而此时,更觉得孩子的纯真无邪格外可贵,需要倍加呵护。

话说回来,一方面担心看电视、电脑对孩子的眼睛不好,另一方面,适合儿童的影视作品实在不多,而且有的作品系列太长,半道看起来无头无尾不知所云,这些观影的收获也就很难总结了。或许幼儿园班上都有较大屏幕的投影仪(电脑显示屏),老师也会不时的播放一些适合她们看的动画片。不过我没怎么听安仁说道,也就不好评说了。

在此倒要提一句,央视有少儿频道,但是,对于一些优秀的老片子做系统的整理和回放,似乎不够。给她在合肥有线电视中的经典电影中找了一部《祖国的花朵》,那是五十年代初的黑白电影,可是安仁却很喜欢看,已经看了三遍还是念念不忘,看来,不论时间多久,儿童时代都是一样的经历。如果网上或有线电视适当整理和回放一些老片子,让老中青几代人在一起收看,那种天伦之乐、共享童年的感觉,应该有多好。

2023.1.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