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OR洗心:读石头哥哥的感想—BY小蟹
(2012-10-28 12:01:50)
标签:
洗脑洗心石头哥哥家居 |
分类: 【锋·阅万卷】 |
一、21天就可以形成一个习惯,改变一个习惯却需要N个21天
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不是一件难事,我从大学开始就发现自己有严重的拖延症,作业不是肯交,而且也不愿意马虎应付,但总是等到最后关头熬夜通宵赶完,看似跟别人花的时间一样多,还比别人更辛苦,但完成的质量却天差地别,还搞得身心疲惫。我不停反思,这是不是反映我其实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学四年混日子也就混过去了,还庆幸了一番,然而,幸运总是发生在倒霉的间隙,当拖延症已成顽疾,工作之后遇到严苛的领导时,拖延症的威慑力便开始爆发,形成一个习惯不难,改变一个习惯便如蚍蜉难撼大树,就像一个人开始吸毒时轻而易举,戒毒就要经过九死一生,脱胎换骨般折磨。
下班前,坚持整理完电脑的文件再走;提前上班,用20分钟的时间计划一天的工作;每天写一篇简短心得,一个星期写一篇长博文;这样的习惯能养成的人不多,但石头哥告诉我们,再辛苦,也只需要坚持21天,3个星期,就可以养成习惯,任何行为成为习惯时,就条件反射,轻而易举了。
这一点对我受用最大。
二、小聪明,成不了精的狐狸
耍小聪明的人,也许在一时一地占到了便宜,但同时等于告诉别人要防备你,最终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信任。这就是有些人为什么永远成不了精的狐狸,而真正成精的往往都是“大智若愚”的人。
这需要一个博大的胸襟,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尽管是蝇头之利,也是一种诱惑,石头哥辞去外企的高薪工资,去做3000块一个月的文案,女朋友不解与他分手。这样的意志力的确让人折服,不管这个选择对不对,看似损失了眼前的利益,即便后来证实是错的,他收获的却是一个志存高远的态度,意志坚定的魄力,在将来更多未知的事情上,他都能果断决策,不轻易动摇,这都是千金难换的。
三、真正的智者受到赞美时,字字反思;只有傻瓜受到批评时,才句句反驳。
能低下头的人,总有机会昂首。
一棵树很高,其实在地下的树根也往往有相近的深度。
与自己对话,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每天花十分钟反思自己,再大的成就比起征服自己都微不足道。受到赞美时,得意忘我,受到批评时,反驳争辩。这些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要想做到相反,要有相当的意志力,否定自己等于挫败自己,但是,自己否定自己远比让别人来否定自己要光荣得多,一日三省,反躬自省都是成功者的必由之道。白天是用脑,晚上是用心,男人在深夜抽烟的片刻反思,女人可以在敷面膜的片刻反思,与其沉浸在辉煌里沾沾自喜,停滞不前,不如在失败里痛苦,日清日高。
成功者可以从失败者身上学习到精华,失败者却否定成功者的成就,所以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只有尽情地嫉妒别人,才能反省自我,有超越的目标。
批评是别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你,即使不中肯,不准确,但却能全面了解自己,而不会陷入当局者迷的片面之中。
四、成长是最好的勋章,你是外力驱动成长还是自我蜕变?
卡梅隆曾经说,他拍《阿凡达》时,在电脑旁边放了一个剃须刀,提醒自己如果失败了,就用这个结束自己。压力源自外在的要求,而动力来自自己的追求。
成长不分年龄,不分身份地位,成长与痛苦相随,就如破茧成蝶,如果外力强硬把那层壳剥开,小生命可能成不了蝶,而且还会夭折,只有他自己以求生、求变的意志力往外冲,才符合自然规律,正常蜕变为蝶。人亦如此,如果时时要别人鞭策,指着走,这个人即使成长了也是畸形的,反叛的,一旦缺少外力,他便打回原形,只有自我驱动,意识到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才有符合规律、稳固的成长,所以,当一个人不需要别人监督时,他的自我驱动意志力已经很强大,然而,我们大部分人仍然需要规章制度、负向激励来约束自我。这都不属于正常的成长。
石头哥成为职场新人的偶像是名副其实的,他不像一个与我们有代沟的长辈,而像一个懂我们,能让我们信任的兄长,他也自诩自己只是一个攀爬路上的先者,给后来者一些路标,这个路标很清晰,值得新秀们参考,这样能让我们迷路,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