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熊猫省电灯具
熊猫省电灯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239
  • 关注人气:8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军:蚂蚁要嬴大象,就要纵向单点深入,少就是多!

(2016-02-25 19:20:27)

今天,我来分享后工业时代,办公司、做事情、设计产品的一些具体方法。

 

一、创业的五大关系

 

1、蚂蚁对大象

小公司要战胜大公司,必须有洋枪洋炮,也就是新技术、新商业模式。

一个很小的公司要赢大公司,一定要有洋枪洋炮,对方体量大,你非常大,你是洋枪洋炮,他是大刀长矛。微软与IBM之间是这样,谷歌与微软之间也是这样。微软输了以后有一个说辞,说:“我太大了,你太小,我移动太慢,你移动太快。”历史上有无数次是大象踩死了蚂蚁,但每次颠覆,不是一只大象打赢另一只大象,而是一只蚂蚁灭掉一只大象;当你的思考是请一个人来为我做事,你的位置就是工业时代的大象思维,反过来是请一个合伙人一起做事。

 

后工业时代是什么样的呢?

一是合伙人的关系,二是期权制度,三是扁平化管理。

第一,期权制度:其兴起是新时代管理制度与旧管理的差别,是一种新的分配制度,是武装起来的很强悍的蚂蚁;

第二,扁平化管理:不仅仅是从员工到CEO的汇报层级减少,更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差异,在Facebook,开会随便坐,老板坐在哪都不一定。

第三,创业园:对于软件时代和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来说,平常大家开发软件,要在一起讨论、看代码,所以一定要有场地,有场地和没场地的公司,在一开始就有差异。

一个新兴公司跟大公司比,一方面要拥有关键性的技术,同时你在管理上要更先进。

 

2、减法和加法:做多和做少

有些时候,做多做少的关系要把控好,尤其创业者和大公司比,大公司的团队有一千人,如果你做事比它还多,你肯定输定了。

 

乔布斯说“少就是多”。对于新进入的行业,少就是多。一开始的时候,不要急着给人最多的东西,新的东西需要花时间被人接收,要是一下子给太多,反而最想强化的东西就会漏掉,别人就都不会接受。 

成功者的思维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哪一个1%不是从99%出来的?

 

4、变色龙和恐龙

中国第一波互联网公司有可参照的对象,今天不再有了,都要靠自己摸索,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你要像变色龙一样。商学院传授的商业计划书会画出几条曲线,其实这样的写法在今天已经不再适用,投资人重点看你会不会接受新事物,成为变色龙,而不是认死理。要不断地变化,从追随者变成领导者。

 

5、横向和纵向

今天应该就做一款小产品,通吃所有人或者所有国家,好比苹果iPhone手机,一个产品做好了,纵向通吃,少就是多。好产品,会在全世界通吃,比如Facabook、google、小米,都是这样,不用再针对某个市场重新专门做一个,这是纵向的单点深入。

新的时代,站在全球来看,无论交通、信息对接的壁垒都少了很多,一个产品做好了,可以国家化,然后各个点连成一大片。

 

二、蚂蚁如何变成大象?大象如何跳舞?

我们可以用四个公司做例子,分析google、腾讯、GE、阿里巴巴四家公司初创、快速发展、成熟期的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

创始人的经历和基因会反馈到公司上面。如果你将来创始一家公司了,你不能按照你的特点造就一个特性出来,你的公司常常是没有竞争力的。创始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但是聪明的人知道自己有专长,总是看不到别人做的东西,他一定有欠缺的东西,这个时候你不是找几个人替你干活,而是找补缺的合伙人。

 

A、创始人的首要任务:招人、定规矩、做什么

创始人的首要任务是招人。人要知道自己的短板,然后授权出去,产生化学反应。找合伙人的时候,一定要找一流的,不要舍不得花钱或者拿出股份,一个一流的人才顶十个人。

B、定规矩

要建立再契约上的商业文明,而不是家长制下的农业文明。

 

C、什么事情能办,什么事情不能办

为了知道做什么、不做什么,每个人讲半个小时,讲述你做什么、到什么进度、遇到什么困难,而不讲你怎么做。创始人要决定什么要做、什么不做,以及怎么帮你调配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的迭代速度才快,才有可能蚂蚁战胜大象。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比速度的时代。

 

2、快速发展阶段

到了快速发展阶段,你这个公司怎么组织就有一个问题了,有两个做法,阿里巴巴的做法是请GE的人设计企业架构,成立了事业部。腾讯的做法是采用自然演变的方式,等这个部门足够大了,盈利比较多,给你分出来成为专门的事业部。

在这里我们来看看两大关系:

 

第一种:练兵和打仗的关系。

有一种人,他做产品的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培养底下的员工的水平比较一般;有一种人,产品管理松松垮垮,但是能够培养干部,这就好比会打仗的将军和培养士兵的领导,前者是技术负责人,后者是人事负责人。google把这种人分开,前者是具体项目总监,后者是人事上的总监。

 

第二种:攻城和守城的关系。

比如:开发产品的时候需要十个人,维护产品的时候只要两个人,攻城的人要激励它们往前打仗,守城只要警察就可以。

所以,为什么创始人的首要任务是定制度,只要你沿着这样干下来,两年就会沉淀公司文化和制度。扁平式管理的一个特点是不仅仅员工到CEO之间汇报层级减少,上下属之间是建立契约关系,不再拥有关系;第二个特点是下属的级别可以比上级高,有些人就是适合做产品,做产品的感觉特别好,他只要能做好这个,就能提拔他。

 

3、成熟阶段

大公司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你不要比竞争对手跑得慢。不要相信“万众一心”这个事情,在没有万众一心的情况下,还能让公司沿着一个目标向前发展,就够了。最后一个特点:授权和激励。当公司足够大的时候,大公司的每一个部门相当于一个小公司,不强调员工之间的绝对公平,强调利益分配上的公平。

 

三、保持原创性,不断自我革命

不断投入的结果就会有失败,大家创业就不能怕失败。

为什么大公司冒这么大的风险做成功概率做这么低的事情?因为现在新产品对旧市场的冲击永远比想象得大,小公司通过指数增长可以迅速超过巨无霸。

 

四、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产品思路

思维方式变化导致做事方式变化。

让中国人一下子具备商业文明,这是不现实的。但是,你一个人有商业文明是不行的,要整个社会都有商业文明才行,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当中国进入商业文明的时候,商机无处不在。作为领导者,你要通过分析,不要去做别人已经做的。商业文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拆分和并购,进而实现从封闭系统走向开放系统。通过拆分和并购,使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而不需要背很多包袱。   

农业文明只为吃饱饭,而商业文明有很强的竞争,于是就不满足于只是办一家公司。好公司和伟大的公司的差别是什么呢?在于你是敢于革命还是渐变?渐变永远不能让一个好公司变成伟大,第二名可以无限接近第一名,却超不过去。商业文明的特点是契约关系,不是拥有关系,大家彼此之间是汇报关系。公司很大程度上授权给中层管理者,给员工较大的灵活性。当你要做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不用开太多的会议,是扁平的管理层级,信息相对透明,以利于决策。CEO知道的很多信息,员工也知道,没有明确定义的部门。

在契约上,大家的关系就是按照契约遵守,不管签亏了还是签嬴了。激励也是基于契约关系的,而不是基于恩赐基础的激励。

 

最后的结论是:科技发展速度超出想象,对研发的重投入是保持领先水平的必要条件。

吴军:硅谷,以叛逆为本性

我们来破解硅谷成功的真正原因,共有9条。

 

一、硅谷的概况

在这里,每天有十几家公司诞生(指有拿到资金融资的公司),每10天有1家公司上市,也就是100家公司中1家会上市,当然有一些在上市前会被收购掉,在纳斯达克前100强公司中,硅谷占了四成,苹果排名第一。

 

二、硅谷为什么长盛不衰?

媒体上有几种说法:

第一个说法:气候说。

第二个说法:斯坦福大学说。

第三种说法:VC说。

第四种说法:重视知识产权说。

第五种说法:政府扶持说。

 

我们可以说硅谷的起源有三个机缘。

 

1、天时

1952年,IBM开始做计算机,它想:既然我要做一个新的事情,新公司要不就放远一点,放近了,新公司老是放不开手脚。

 

2、地利:斯坦福大学

二战后斯坦福大学遇到一个问题:没有经费了,它那时候只能算中国的一本大学,是一所不错的大学,但决不是一流大学,当时的好大学很多依靠捐赠,还有科研经费,但是斯坦福名气不大,没有捐赠和经费进来。

 

3、人(不)和

硅谷就是一个不断叛逆的过程,也正因此,导致硅谷没有出现一家类似IBM这样垄断性的霸主大公司,但是整个地区非常繁荣了。

 

三、硅谷的发展和风投历程

发展,不能光靠一个产业,来看看硅谷的三个历程:

——1.0 半导体时代

——2.0 软件和互联网时代

——3.0 后互联网时代

 

1、硅谷1.0(半导体)时代的发展和风投

 

大公司的工程师有无穷的创造力,但是有两点会影响他们出来创业,第一是他们能否感觉会发达,第二就是有没有启动资金,如果有了这两点就可以挖他们出来。他们把很多人从原来公司说服出来,他们只要认为人不错,就可以投。

 

2、硅谷2.0(软件和互联网)的兴起及风投

 

新的机遇又到来了: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硬件性能不断提升,给软件发展带来了空间。在这里,风投起到什么作用呢?他们认为风投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合法造富运动,他们认为:“就像一座大楼一样,与其去裱糊它,不如去盖一座新的。新的公司、新的机会,一定靠新的人去做。不要想着转型,推倒吧,重来。”

 

3、硅谷3.0(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创业的成本非常低

 

第一条:谁的点子比较新,而且有门槛(以前可以用资本建立门槛,但今天做不到了,大家都容易拿到钱);第二条:现在创业比过去容易得多,这时候你唯一要拼的就是花多大精力,这个时候拼的就是人。

 

四、硅谷的成功秘诀

硅谷的成功很难复制,但也不需要复制。它成功的真正秘密是:

 

秘诀一: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的优势在于:一是好奇心和包容度。

 

秘诀二:背叛与宽容

硅成功的很大一点是宽容。人是核心,而不是企业,让员工合法地暴富起来,所以VC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投资,更在于挖角,同时,不要做大而全,要做小而精。

 

秘诀三:拒绝平庸

要相信新的事情要给新的人去做,企业就是会有生命力。

 

最后总结下:硅谷起源有三个机缘(天时、地利、人不和)、有三个发展阶段(半导体时代、软件和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时代)、有三个成功秘诀(多元化、背叛与宽容、拒绝平庸),它给我们的借鉴意义是:对现代工业企业制度的否定和颠覆式创新、以人为中心、多元文化和世界情怀、拒绝平庸,其实,包括今天的腾讯,它也很少去抄袭别人了,而是去收购。 

五、最后谈下中国的趋势

 

1、真正做移动互联网的前景是在这一块,而不是游戏。 

2、在颠覆式发展的时候,商业模式至关重要,未来的机会就是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

3、中国的服务业占比低,所以市场很大,不要动不动去做纯产品,需要新思维,你去看真正商场赚钱的不是卖衣服的,而是看电影和吃饭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