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论语》之“雍也篇”学习篇
(2011-02-04 17:15:26)
标签:
转载 |
一,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为子华的母亲请求给予赡养的资粮。夫子说:“就给六斗四升吧。”冉子请求增多一些。夫子说:“那就给予十六斗吧。”冉子实际给小米八百斗。夫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着肥壮的马驾的车子,穿着轻软贵重的华丽皮袍。我听古人说,君子周济处于困顿窘急的人,而不必接济富有的人。”
原思是夫子的总管,夫子给他的薪酬是小米九百,原思不肯接受这样多而辞谢。夫子说:“不必推辞了,有多余的,就给你们那地方贫困的乡邻吧。”
二,
冉求说:“并非不爱慕夫子的道德学说,只是自感天资不及、力不从心啊。”夫子说:“真正力不从心、欲进而不能的人,只能半途而废。现在,你这是先画地为牢、自我局限啊。”
旺盛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自甘平庸,安于现状,都是危险的。
实质上我们往往是被自己的懦弱所击败,还未开始,就已经缴械,自己退出场去。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悲哀!
三,
夫子说:“对于一种知识或技艺肤浅地了解的人不如对此有兴趣爱好的人,有这种兴趣爱好的人不如以此为乐趣的人。”
运用在企业中,若该岗位的从职人员为本身就对此极具兴趣的人,则出错的概率和工作的跟进方面就会省很多心,若是以此作为自我追求成功目标的人,则几乎不用管理则自发进取。
兴趣和乐趣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四,
夫子说:“具有中等以上天资的人,可以教给他较为高深的学问;智力在中等以下的人,是不可以要求他达到较高修养的。”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五,
夫子说:“智慧的人的爱好是广泛的,就象流动的水,是善变的,智谋勇略层出不穷。仁德的人对于德行的崇尚是坚定的,就象山岳一样固守着,巍然屹立,气势磅礴。智慧的人达于事理而勇于实践,仁德的人安于义理静思默运。智慧的人快乐逍遥,仁德的人长寿安泰。”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