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论语》之“公冶长篇”学习篇
(2011-02-04 17:15:30)
标签:
转载 |
一,人贵自知
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即止,必为智者。
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君子,在于乘时借势而动,否则便置身事外,不做不合时宜的无谓举动。这属于一种自我流放,没有必要去解释,转身离去,离开这个地方越远越好。手够不到的地方是远,但我们还有思想;连思想都触及不到的地方则是远之又远,当我们转过身去,或许面对的将是另一番天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时也,势也,命也。
三,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宰予大白天睡觉。夫子说:“朽烂了的木质即使雕刻出精美的饰纹又有什么用,用粪土所筑的墙壁又能粉刷出什么样子呢。对于宰予,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耽醉于享乐,消磨的只能是自己的生命,蹉跎的只能是自己有限的岁月。古人说,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四,人无欲则无刚,则不屈于欲。
欲望与人的生命倶在,欲望本身无可厚非,但要注意欲望的层次和道德的境界。
欲望介生命的运动力,没有欲望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发展。
能怀有一颗本分善良的心,淡泊名利,对人宽容,不苛求,不怨尤,富无行无义,贫不起贪心,就是智慧。
五,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加给我不愿意做的事,我也不愿意强制别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并非自己就能左右一切。
有时候,我们不必在乎别人的感受,因为你不能左右别人的思想。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无奈,并不是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能得于实现,也并非所有的恶行都能得到应有的惩治,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修己以待之。
六,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夫子说:“宴平仲很好相处,与其交往,时间越长久,越令人钦敬。”
小人之交缘于利,久之则怨生,利尽则远去,热切的交往只缘于利益的维系;往往在我们困难之下,施于援手的,却是日常批评我们让我们成长的关系并不很热切的真心朋友!
真正的君子之交,虽淡如水,久而弥笃,令人敬而仰之!
七,荣辱不惊
看淡荣誉与耻辱。
不躺在过去的荣誉之中,也不惊奇获得的荣誉,这样,当所来为耻辱,也不会落差难受。不管荣誉与耻辱,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进取就是了。
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每件事情都经过多次考虑,然后付诸行动。孔子听到后,说:“只需要作二次的思考,就可以去做了。”
多思无益。做事过分的小心,不将贻误时机。凡事之行,重于义而贵于断。多思虽则谨慎,然则自多疑惑,影响决断,陷于优柔,则必失去时机而废于义。
九,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夫子说:“伯夷、叔齐不计较过去的仇恨,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因此慢慢减少了。”
宽恕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怨何由不息?耿耿于芥蒂之琐屑,必致深仇,友邻为壑,于生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