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苏州市委书记大专文凭又如何?
日前出任苏州市委书记的蒋宏坤,在官方公布的蒋宏坤简历中,他仅仅只有“在职大专”的低浅学历,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也许有人不禁要问:大专学历者也能当苏州市委书记?是否与干部的“知识化”原则相背离?
苏州市是享受计划单列市待遇的大型中等城市,市委书记是副省级。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颇为激动。为什么激动?就因为他是大专学历,体现了用人制度上的“不拘一格”和“唯才是举”。
现在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中,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的人很多很多,但是,除了第一学历外,有很大一部分领导的学历确实都是通过各种渠道混来的。学历的含水量很大,含金量很低。这就导致了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前不久,就曾经听到一个关于副省级领导的笑话,说他到安康市检查工作,谈到蚕桑生产,他煞有介事地对市县的领导说:“你们要认真研究一下,为什么蚕子只吃桑叶,不吃其他东西?”他的言外之意,是要开发蚕的食品,如果能吃其他树叶或杂草就更好了。这个高学历的领导,却不知道蚕的食物链只有桑叶。生物的食物链是天然秉性,是很难改变的。所以闹出这样的笑话。
一个行政官员,对他的要求,主要是执政能力,决策能力和指挥能力。在干部的“四化”中,“知识化”只是一个方面。“知识化”的全部目的,是为这几个方面而服务的。强调“知识化”自有道理,因为官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才能统领一方。
但是,“知识化”不能等同于高学历,高学历和等于有高水平,自学成才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学历便不是衡量“知识化”的唯一标准。当领导干部的高学历满天飞的时候,这些学历的水分越来越多,越来越站不住脚了。甚至好多干部自己也明白,他那个学历不值钱。考试是由人代考的,论文是别替写的。他的任务就是拿回来一纸学历,作为提拔重用的自备硬件。这样的假学历,实在是害人不浅。
原任南京市长的蒋宏坤出任苏州市委书记,这对低学历的干部是一个很大鼓舞。干部任用上的“唯学历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人民群众要的不是学历干部,而是要能够兢兢业业为人民办实事、办大事的干部。有学历,有水平,有执政良知,当然很好。没有文凭,低文凭的领导,只要有真才实学,能统领全局,造福一方,照样也很好。
所以说,领导干部的真才实学才是最重要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