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
《华商报》2009年2月10日作文点评
点评:李春平
《角落里的事》
作者:师榕培 西安西工大附中初二(1)
文章写对外公的歉疚。喜欢聊天的外公每次叫他,他都用“我还有事”来搪塞。外公去世前,他连和外公握手都不情愿。当外公突然去世后,作者才真正感到了“心里都空了”。叙事干净利落,文笔流畅。可喜的是,作者抓住了感人的细节,瞄准了写作重点。遗憾的是,并没有充分而细腻地表现这种细节,由于叙事的平淡与粗糙,缺乏让人为之动容的情感力量。
《家门口的大树》
作者:张雨朦 西铁一中初一M3-4
写对一颗大树的怀念。作者力求用诗化的语言去表达对大树的感情。从我的成长到大树的变老,直到最后大树倒下,环节展示清晰。后来树桩突然长出新芽,暗喻着新生的希望和生命力的顽强。结尾处,作者企图从大树的生与死之间、在我与大树之间寻找一些东西,但思路不畅,联想受阻,便匆匆收笔。所以,我只能隐约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隐痛,以及文章留下的一片茫然。
《高中生的一天》
作者:张元方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1)班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作者的重点放在打扫卫生、听老范的英语课和老班的数学课上。生动活泼,语言俏皮,文采卓然。特别是老范的讲课,“她上课不仅可以用催眠大法对你进行摄神取魄,让你飞升到九天之外,与你朝思暮想的周公对弈四十五分钟,还可以用百发百中的粉笔神功,利用精确的‘卫星定位’,狠狠地命中你的额头或面部。”而老班讲课则是另一番情景,“他的一举一动,在我们心底成了经典的代名词。”这种描写生动传神,颇见意趣。凸显出作者良好的写作功力。小子可造。
《幸福,挂满了樱桃树》
作者:樊润昱
陕西合阳城关中学2010级(6)班
写作者童年的淘气生活,与外婆在一起摘樱桃的美好时光。情感真切质朴,语言简约明朗。不足之处是外婆的音容笑貌没有足够表现,结尾稍显单薄,匆忙而干瘪,给人不了了之的感觉。
综述:
四篇作文都是不错的,我的点评主要是指出不足。记叙文的写作,最初都要按人物和事件的时间顺序去写,然后再考虑其他技巧。老师们通常会强调写作时要有真挚的情感,没错。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表现真挚的情感?这涉及到表现力的问题。要抓住生动感人的细节,把细节放大去写,让感情在细节中饱满起来,丰沛起来,才能感人肺腑。叙事的时候,一定要打开思路,展开想像,用联想去拓展原有的情感空间,让你所要表达的情感以最丰盈的姿态流溢出来。同学们还要注意文章层次之间的粘合度,《家门口的大树》后面明显出现了语义上的断裂,导致了结构性的断层。需要指出的是,层次之间可以出现跳跃,但不能导致意义上的断裂。跳跃是层次的升级,断裂是层次的游离和脱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