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学生虚假作文的推手?
(2009-12-13 09:08:48)
标签:
教育作文小蛇真话假话 |
分类: 教育视点 |
近日由江苏省教育报刊社举办的中学生作文竞赛中,在对优秀作文褒奖之余,不少评委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孩子们的作文,编造痕迹明显,内容雷同,套路化,千人一面的现象十分严重,虚假作文正在扼杀孩子们的“真”。
还有人总结了小学生作文必杀句,即新五子登科:路上捡到皮夹子;红绿灯下扶瞎子;上桥帮人推车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放学后留在教室里擦桌子。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都接受这样的作文训练,您还敢奢望我们的孩子将来有创新能力?
所以,在家里,我从不对孩子的作文提什么要求,只要她能写就行。写什么,写多少并不计较,目的就是希望她养成诚实写作的习惯。可是今天看孩子的作文本,同样发现其中有太多的编造成分。比如,孩子写“我的另一个天地——我的房间”。为了突出房间的价值,她这样写:每天晚上我都可以避开大人们的麻将声、猜拳吆喝声、吵闹声,安安静静地在房间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担心有人来。其实,我们家十多年来只在过年和过生日的时候,打过几次麻将而已。而猜拳吆喝声我自己都没有在家里听到过。比如,她写我的老家是“青山绿水”。绿水可以说,而青山根本就不存在,因为我们老家是江汉平原。还有,她写作文《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她说她把“今日事,今日毕”这句话贴在了房间里,而实际上她从来就没贴过。……
我要求孩子要写真话,孩子竟然说:那有这么多真话?写真话能得高分吗?
那么谁在诱导孩子们写虚假作文呢?
1、作文辅导书泛滥。
我们小时候写作文,几乎没有看过作文书,完全是随性而为,我当时的作文水平并不比现在的学生们差,甚至还要强一些。而现在呢?成千上万的学生不停的购买诸如“作文秘籍”“作文快速入门”之类的书籍,学生们的作文却越来越差,越来越虚假了。我常对学生说:读纯文学著作是喝鸡汤吃白米饭,而看作文书是吃快餐。如果一个人只吃快餐,不喝鸡汤不吃白米饭,结果会怎样?现在还真有不少孩子只吃作文快餐呢!他们的书包里总会放一本作文书,可就是不放纯文学书。即使放一本文学书,也大多是消遣性的文学书。
作文辅导书泛滥,客观上枯竭了孩子的情感,是学生虚假作文的源头之一。
2、教师角色错位。
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评语:语句不通!流水帐!没有详略!主题不突出!一律是冷冰冰一副法官的面孔!试想:辛勤的劳动换来如此的评价,即使是对作文满腔的热情,也难免灰飞烟灭了!而失去了写作热情的写作就难免会以东凑西拼的方式进行虚假写作。
这条小蛇也是父母所生,你也是父母所生,你为什么要残忍的将它杀害?你难道不知道小蛇多痛苦吗?
这是多么可贵的同情心与同理心啊!这是人性中最宝贵的光辉啊!
可我们老师的评语是什么呢?老师的评语:“小蛇不是人!在这里你应该联系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这样主题就深刻了。”俨然是一副政治家的思维!
学生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可是基调很悲伤。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既将自己的悲伤情绪倾诉出来了有利于心理健康,又提高了写作素养。可老师的评语是什么呢?
作文批改者的法官面孔、政治家思维与权威形象是广大中小学生的虚假作文的源头之一。
3、作文评价八股化倾向严重。
比如有媒体披露:张先生是一位资深编辑,他上三年级的女儿上学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清明祭奠。女儿在陵园看到现场遗留很多垃圾,以此为主题写了篇作文,张先生看后觉得很真实生动,没想到老师给了很低的分数。张先生对此感到困惑:“作文就是教做人,为什么真情实感得低分?”
作文评价八股化倾向严重是学生虚假作文的罪魁祸首!
4、社会风气浮夸。
大会小会上的发言有多少是真话?又有多少大话、假话、套话、空话、废话?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还指望孩子说真话,就实在有些勉为其难了。
社会风气浮夸为学生虚假作文提供了绝好的生存土壤。
作文在整个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怎么说都不过分!
中小学作文教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