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水成痴——行旅中的“富春山居”(一)

(2022-05-13 19:53:46)
标签: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子久草堂

杭州

西湖

分类: 旅途散记

山水成痴

——行旅中的“富春山居”(一)

素有“画中之兰亭”的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是国宝级的文物,现存两卷:前半卷《剩山图》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幅画毁于两段,演绎隔海相望的人间悲喜,令人唏嘘。

《剩山图》琐记

去浙江省博物馆观瞻《剩山图》是六年以前,暮春的微雨笼罩西湖。据历史的记载,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已经78岁。他隐居在浙江富春山,“五日画一山,十日画一水”,在长达四年多的时间停停画画,画画停停,待全部完成此画时他已经是一个82岁的老人。

元朝是一个具有野蛮和杀戮气息的时代,文人不受重视,文化惨遭破坏。不过元朝的文人普遍多有气节,许多人隐居山中,将自己的身心寄藏于天地山水之间,黄公望就是其中之一。从视觉而言,元代的山水画与宋唐有明显的区别,想必这跟文人的悲愤境遇不无关系。他们的山水画不再客观地表现自然,而是转化为主观地表现自然的心境和个人体悟。

历史的标签赋予黄公望“元四家”之首,他在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个小官,后经十年牢狱之灾,出狱后不再为官,加入全真教流落杭州,拜大画家赵孟頫为师学画。以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其实都是思想家,绘画是他们清谈智慧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精神释放和升华的一种途径。画画时,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于绘画的技巧和形式因素,而是在于通过笔墨传递自己的生命感觉。

西子湖畔的密林深处有纪念黄公望的“子久草堂”,据说这里是黄公望结庐隐居之所。在人声鼎沸热闹喧哗的西湖景区,“子久草堂”属于一个隐秘的角落。或许是因为不是西湖热门景点的缘故,这里略显寂寞鲜有人来。然而“子久草堂”却是一个兼具自然和人文气息的绝好去处。沿着青石小径缓步而行,古树参天,翠竹掩映,曲径通幽,环境清新静谧。既有江南园林的精巧,又有自然山水的妙趣。用刘若英给乌镇做广告的话来说就是——“来过,就不想离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尚未走完的山和海,想必浪迹山林纵情山水的黄公望在这里依湖作画,也是“嗜懒成痴”恋恋不舍吧!痴是他的道号,也是他的归处。人都是在痴情中凝练自己,成全自己的,不仅仅只是黄公望。

山水成痴——行旅中的“富春山居”(一)

山水成痴——行旅中的“富春山居”(一)

山水成痴——行旅中的“富春山居”(一)

山水成痴——行旅中的“富春山居”(一)

山水成痴——行旅中的“富春山居”(一)

山水成痴——行旅中的“富春山居”(一)

山水成痴——行旅中的“富春山居”(一)

山水成痴——行旅中的“富春山居”(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