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月四日 组织变革的“惰性”

(2007-08-01 14:51:27)
标签:

利润率指标

组织变革

惰性

商业机构

德鲁克

德鲁克日志

今目标

分类: 德鲁克思想解读
 
一月四日 组织变革的“惰性”

 

所有的组织都应该具有约束机制以面对现实

 

所有的组织都应该明确这一点:如果没有变革和调整,任何一个项目或活动都无法长期具有生命力。事实上,不变则亡,没有变革,就要被淘汰。但是有很多组织却往往疏忽了这一点,政府就是最极端的例子。政府在采取行动改变现状时软弱无力,这正是政府的痼疾所在,也是政府内部问题丛生的症结所在。在摆脱过去的羁绊方面,医院和大学的表现和政府相比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商界人士对过去的眷恋也和政府官员一样执迷不悟。面对产品和项目的失败,他们的对策往往只是加倍努力而已。幸好商界人士行动时不能随心所欲,因为他们有约束——市场的约束。他们面临着一个超脱于个人衡量标准之外的目标——市场利润率。所以他们迟早会被迫放弃业已失败或是效率低下的项目。与此相反,在政府,医院,军队和其他社会组织中,经济效益仅仅只是其中一种制约而已。

 

所有的组织都必须能够吐故纳新。市场“测试”和利润率指标给商业机构带来了独特的理念和衡量标准,我们也应该将其应用到其他组织中去。这种市场“测试”和利润率指标将和以往的衡量标准截然不同。

 

行动指南:

尽管你身处非营业组织之中,也应该吸纳市场“测试”和利润率指标,把他们作为绩效衡量标准。

 

摘自:

彼得·德鲁克《不连续性时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评注:

 

单从字面去理解,管理其实充满了悖论。一方面,不变则亡,没有变革,就要被淘汰;另一方面,根基未稳,仓促求变,会不战自败。

 

管理组织,和指挥官在战场上的运筹帷幄有相似之处。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打仗有很多常规动作,必须努力做到最好,这是“正”;但是打仗又不能太老实,“兵者,诡道也”,在个人动作上应该求新求变,这是“奇”。奇正之道说来简单,运用之妙却是存乎一心,高下有别。

 

组织都有惰性,政府、医院、大学、商业机构都是如此。商业机构有明确的市场利润率目标,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变革图存,活力十足。而政府职能繁多,衡量标准复杂,改革起来自然步履维艰。组织的惰性,或者说惯性,是组织追求自身稳定的一种本性。变革的动力,只能从压力中来。这种压力,可能是外界强加的约束,也可能是必须达成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

 

不变是等死,乱变也可能是找死。要想随机而变,应机而动,管理者必须花大力气去寻找变革的动力和方向,这又要回到德鲁克的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

 

德鲁克没有也不可能开出具体的变革药方,毕竟,管理的本质是实践,再高明的理论也无法代替管理者的实际行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