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员工生产工具生产率资产亨利.福特德鲁克日志今目标 |
分类: 德鲁克思想解读 |
|
评注:
组织不是慈善机构,管理者也不是慈善家。揭开组织身上若有若无的温情面纱,坦然面对组织的本来面目,对管理者和员工都有好处。
建立组织,需要人、财、物,这是投入;组织创造的价值,这是产出。产出大于投入,组织才能生存,这是一个简单但又本质的事实。一个管理者今天在媒体面前大谈人才如何重要,明天也许就裁掉公司一半的部门。不是人才不再重要了,可能是因为组织改变了战略,需要另外的人才,也可能是组织资金不足,无法负担现有的人员。
亨利.福特曾经抱怨,本来只想雇用一双手,每次来的都是一个人。其实福特并没有错,因为他的企业只需要一双手。如果没有头脑的一双手,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要拒绝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亨利.福特的愿望是不太可能实现了。看看微软的福利、Google的美食、苹果的办公间,企业不光是雇用了员工这个人,甚至是雇用了员工的整个生活和家庭。
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拥有的生产工具,不再是手,而是知识。知识有很大的流动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新型劳资关系中,劳方其实握有更大的主动权。
知识发挥了作用,创造了最大的价值,员工无疑是优质资产,多多益善。但是知识发挥不了作用,无法创造价值,或者创造的价值太少,员工将成为劣质资产,要么被转换,要么被剥离。
公司不是我的家,总有员工会感受到组织冰冷的一面;员工不是我的娃,面对人员离职,组织也有一些无奈。
靠什么留住知识型员工,并让员工的知识发挥最大效能,这是让现代管理者寝食难安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