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2011-07-04 22:55:05)
标签:

56个民族

采访团

大众网

施晓亮

施哲莹

小记者

自驾车

赫哲族

杂谈

十年前,他只是街津口赫哲民族乡的文化站长,十年后,他已经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玛堪”国家级传承人。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2001年9月,吴宝臣在街津口民族乡教习传统的萨满舞。身后的弟子们都是赫哲族人的后代。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如今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宝臣站在黑龙江边高唱依玛堪,稍显孤独。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2001年9月,赫哲族博物馆。而今再去,博物馆关着门,隔窗相望,里面已经堆满杂物。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吴宝臣与其他几个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合股开了一个赫哲族传统文化展示中心,以餐饮接待为平台,传播、传承以依玛堪为代表的赫哲传统文化。

 

更多图片。稍后整理上传。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十年前,毕叔与吴宝臣及吴的父母邀请我们在黑龙江边篝火夜宴,江水炖江鱼。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十年后的今天,去年得过脑血栓的毕叔已经全然不认识我了。但当我打开电脑给他看十年前的照片时,毕叔的眼睛放亮:“我想起来了,我认识你。”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十年前,吴宝臣与父母准备摇船到莲花河对岸的土地上管理自己家的几亩地。现在父亲已经不在了,地也租给别人了。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十年前,吴宝臣的父母在中俄交界的黑龙江里摇浆荡舟撒网捕鱼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十年后,这个昔日的“鱼皮部落”,鱼猎生活更多地留存他们的记忆中。这个赫哲老人在制作昔日鱼猎用的生产工具及赫哲族的“木楞房”模型,这些都已成为越来越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回味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的工艺品、纪念品。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赫哲弓箭,用鱼皮缠制。昔日的猎守工具,现在成为价格不菲的工艺品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吴宝臣与制作鱼皮画的孙玉林都是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个是国家级,一个是省级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生活,现在只能在这些鱼皮画中看到了。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这就是制作鱼皮画的材料,大马哈鱼的皮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喜欢画画的施哲莹也学着用鱼皮做张画
吴宝臣:用“依玛堪”坚守赫哲传统文化
这是什么东东?留个悬念,第一个答对的有奖——奖励十年前中国邮政发行、十年后从当地实寄的“走进56个民族家庭”实寄封一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