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难、也最容易的事情——当个好爸爸

标签:
育儿莹莹九州方圆56民族应试教育中考万里路道奇公羊 |
我做出一个可能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跟女儿商量,这应试的万卷书了咱不读了,先去行万里路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4561d0100rsw8.html。
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她将在我的陪伴下,自驾车连续八万里路云和月、走遍方圆九州、拜访56个民族家庭。
一,
记不清是谁说过这样的话了:一个男人不当爸爸,他自己就永远是个孩子。
我三十得子。记得她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晚,我抱着这个肉嘟嘟软乎乎的小宝贝一夜未眠,原来那些空泛的概念如“爱”、“责任”、“亲情”、“幸福”突然间就有了切实的体会和真实的意义。我一边幸福着一边后悔这一天来得太迟了。
她在娘胎里孕育时,我也在孕育自己的第一次远行,每天对着中国地图,追随大禹治水的足迹,神游于冀、兖、青、徐、扬、豫、荆、雍、梁古九州、涵盖当今18个省市自治区的千山万水之间。1997年3月,我与妻兄结伴踏上“九州方圆万里行”漫漫征程时,女儿刚过“百岁”。在每天给家里报平安的电话里,我慢慢听到她的发音从“依依呀呀”到“妈妈”,但就是没有“爸爸”——在这长达近半年、孩子成长中最关键的启蒙阶段,没有“爸爸”这个概念。
半年骑游,踏遍九州,晒脱了几层皮的我已然长髯黑面、凶神恶煞一般,有“御敌有十米之外”之效,归途中,越靠近家乡,我心里越忐忑:我这副尊容会不会吓坏女儿?“爸爸”半年的缺位,会不会造成父女间感情交流的困难?我已经做好了“回去后天天陪她、至少用半年时间让她接受我”的心理准备。
想象了一千种我与女儿见面的情景,但真实的场面完全出乎我的预料。
市委书记与数千市民在最繁华的商业大厦广场前为我俩的回归举行了史上最热烈的欢迎仪式,人山人海,当地驻军的威风锣鼓队威风八面、锣鼓喧天,妻兄的儿子大我女儿半年,被这场面吓得哇哇大哭。女儿在她妈妈怀里吃完奶,安静地看着刚刚停好车、在她面前搓着手犹豫着的这个长胡子黑面男人,眼眸里透出一些好奇和疑惑。我报社的同事魏颜蓓大姐在一旁说:“莹莹,这是你爸爸,快叫爸爸。”谁也想不到的是,莹莹张开双臂迎接我下意识地伸出的双手,扑到我怀里,肉嘟嘟的小手摸我脸、揪我胡子,在嘈杂的背景声音中,我分明听到了那声轻轻的天使呼唤:爸爸——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她这半年多来可是从来没有“爸爸”这个人甚至这个概念啊~!
我一下子就泪奔了……旁边一位邻居奶奶也抹开了眼泪:亲的就不是抱的啊……
我怀抱着我宝贝女儿,任泪水肆意横流,那一刻,我只有一个想法:我要一辈子对这个小东西好,爱她、疼她、娇惯她、宝贝她、给她我能给她的全部 ……
1997年,我的第一次万里远行“九州方圆万里行”归来,数千人的欢迎大会上,女儿莹莹用天使般的声音亲自颁发给我今生最值得我骄傲的荣誉称号:“爸爸”。(焦波摄影)
二,
我父母都是高级老师,教了一辈子书,但我特别不认同他们的教育方式,无论别人如何赞美他们桃李满天下,我都觉得他们在教育孩子上是失败的。我跟父亲的感情淡,缘于儿时总是挨打,当然父亲觉得他是无比正确的,正如传统教育那些无比正确的思想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但我觉得这些都是屁,是流毒。我觉得无论神马原因,当父亲的打孩子是非常可耻、非常无耻的,孩子一张白纸有什么错?有错也是“养不教父之过”,你自己的错,有什么资格、有什么理由去向那个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小人儿撒野动粗施暴?挨过无数次打、受过无数次屈,我咬牙发恨:“以后我当了父亲,绝对不会打TA一下,我一定要对TA好,和TA做朋友,绝不让TA受委屈”。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当了父亲后的所作所为,很是让我的严父看不惯。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上,我从不激励孩子刻苦学习、鼓励孩子多玩多锻炼睡足觉甚至建议她可以不必写完作业、我反对孩子上一切课外加强班、特长班,对父母费心找来的给闺女开小灶补课的各科老师很不以为然,我对孩子没有严厉从不批评、惟有欣赏鼓励和赞美……这让父母尤其是严父感觉问题严重,认真地找我谈了几次,每次都会提及谁谁谁家的孩子懂事刻苦学习考了北大要以人家为榜样。同样的善意的规劝也来自于几个哥们朋友,大意无非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海无涯苦做舟”“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不好意思,我在听这些唠叨时,心里竟然很是嗤之以鼻,觉得这些人病了没好。
和女儿做客《含笑时间》。女儿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首次触电,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令我颇感惊讶。
三,
同样让我嗤之以鼻的还有学校,以及学校的老师。我偶尔参加过几次家长会,最后一次是中考前50天,说实话,不喜欢、不习惯。班主任按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大讲“多少名之后没希望报考重点高中”“上不了重点高中想考好大学没门”,刺激得那些所谓“差生”的家长们忧心重重、面带愧色。会后,这位认真负责的班主任大姐专门找到我,帮我分析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不甚理想”的原因,我特别理解她的好心,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好,从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应该感谢她,但我很不好意思,我听她说这一些的时候,我的心里又嗤之以鼻了,因为她在分析我女儿学习不好的原因时,重点分析是“交友不慎”——天天带我女儿上学的另一个班上名叫苏玉的女孩,被该班主任称为“太个性、时常顶撞老师”的“非主流学生”,我女儿很可能是被她影响了,建议我找女儿莹莹谈谈:远离苏玉、发愤学习、争取进步。
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这让我想起儿时的很多往事。我也是在这个学校读小初,还是站在台上领操的三道杠,我现在回想起儿时的岁月,印象最深的不是学习,而是友谊,最痛恨的是那个貌似真心、骗我说“实话”转眼就打小报告的教务主任。我最烦老师说这个学生不好、那个学生差劲。学校也是个小社会,不是绝对纯净的,孩子在这里除了学习,也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比如学会挑拨关系、打小报告神马的。
苏玉这事,我当面向老师表明我的态度:我觉得儿时最珍贵的是友情,我不希望在此时拆散友情伤孩子的心影响孩子的情绪。但几天后一天,莹莹愤怒地告诉我:今天放学时老师看到苏玉骑车在等莹莹,就对苏玉说了些不好听的,“她有什么资格这样指责人家苏玉?!”很少见女儿这样愤怒,眼眶里都有了泪水。
后来,从女儿的空间里看到她写的《送给刻骨铭心的苏玉》,我边看边动情落泪,我为我女儿有情有义有爱有恨而感到高兴,为那些死读书、读死书、读得没有感情没有人味、只知一味听老师话的乖孩子们感到悲哀:http://user.qzone.qq.com/910934005/blog/1306294553?ptlang=2052&ADUIN=179014906&ADSESSION=1307293565&ADTAG=CLIENT.QQ.2881_FriendTip_QzoneFolder.0
我当时劝慰女儿“老师这样做也是为了你好”,我也相信老师真的就是这样想的,如果您有一天看到了孩子的这篇东西,我先代表孩子为她幼稚激动之下的不当措词向您道歉,但我也要说一句,当老师的,你真的不理解孩子纯洁的感情。
四,
今天在网上偶然见到王朔谈及女儿时的一番话,心中立刻有强烈共鸣。我与王朔对待女儿的观点惊人一致,包括我此前做出的让孩子初中毕业后停学、先行万里路再出国留学的决定,也与痞子朔如出一辙: http://www.octavia.com.cn/archiver/tid-219127.html
“我干吗不对她宽容?我干吗要对她严厉?我希望她干吗呀?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SB们知道吗?!”
六一给女儿的礼物,也算是远行的装备:专业佳能相机(早已兑现),商务电脑(新购),爱疯4手机(待购,女儿喜欢的白色的),以及顶级美国道奇公羊房车(刘晓庆、李连杰的私人坐驾就是这车,坦克一般的强劲和坚固。我多年的好友、大哥梁希森听说我要带女儿跑全国,慷慨提供他的座驾,在此感谢)
五,
做个好父亲,很不容易。见过太多的父母,含辛茹苦、绞尽脑汁地养育儿女,每个孩子的成长史,几乎就是父母的血泪史、苦难史和烦恼史。从确定怀孕开始,就变着法地加营养、保胎,变着法的胎教;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搂在怀里怕压了;“宝贝,再吃一大口!”,为追着孩子吃饭,全家总动员,那个广告“妈妈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宝贝大口大口地吃饭!”;饭桌上孩子坐中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孩子转,孩子吃鱼肉、爸爸妈妈吃鱼头,爷爷奶奶吃剩饭,孝敬孩子甚过孝敬父母;孩子打个喷嚏,全家都紧张;怕幼儿园里吃不好、睡不好,每天中午接回来,喂完再送回去,上学了,风雨无阻接送,折腾;为把孩子培养成才,上各种“班”,我见过一对父母,给孩子报了八个班:奥数、英语、钢琴、拉丁舞、绘画、音乐……平时再节俭的父母,给孩子投资从不皱一下眉头;别说做饭、涮碗、扫地,连袜子也不让孩子洗,兢兢业业亲手把孩子培养成高分低能的小笨蛋……
“棍棒底下出好男”“严父慈母”“慈父严母”“穷养儿子娇养闺女”“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些都出于爱。爱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都寄托着父母自己的遗憾和对孩子巨大的期望。但很多期望只是父母单方面的期望,不仅让自己累,还让孩子累、烦、无奈。
做个好父亲也很容易。就是——爱,平等地爱,把她当朋友,别把她当孩子。
做个好父亲很简单。简单到你只象对待初恋、对待情人一样,去爱、去宽容、去娇惯。
好父亲一定不累,一定不难。一定是你轻松、快乐,孩子也轻松、快乐。
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原来我们把简单的事看得太复杂、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