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前最后一次考试,闺女很“给力”
(2011-05-23 22:48:54)
标签:
素质教育分数休学莹莹教育 |
今天是莹莹离开学校的第一天。昨天我到学校,向周日加班的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递交了教育局盖章通过的休学申请。
五月初,征求女儿莹莹的意见后,爷俩做出了休学的决定。因为办休学手续还需要一段时间,不愿张扬的女儿依然去学校,在一堆睡眠不足、悬梁刺股、为中考百倍刻苦的同学中间,她的心情已然完全放松。她打算参加完5月16日-18日的模拟中考后再离开学校,估计那时休学手续都办好了。我很赞同:“好,闺女,从此就可以不那么刻苦了,吃好、睡足、作业也不用写了、想玩就玩,以最轻松的状态考考试试,那才是你最真实的成绩。”
班主任得知莹莹准备休学后,给她调了座位,把“好位置”调给了更需要的同学,呵呵,晚上的加餐(给成绩前多少名的学生开小灶,加强班?)也不让莹莹参加了。莹莹晚上不再伏案写那些没完没了的作业,按时作息,睡前还能看一会自己喜欢的闲书。
对于最后一次考试,我没有什么期待。实际上我对女儿任何一次考试的成绩都不怎么在意,偶尔几次去开家长会,我对班主任把孩子依分数分成三六九等很不以为然,考分能说明啥呢?但当了一辈子教师、带着“高级教师”荣誉退休的父母对成绩看得很重,莹莹时而七八名、时而十五六名的成绩,在他们看来是很不“给力”的。曾经是“化学权威”的妈妈不但自己时常给孙女加班开小灶补课,还近水楼台把教委宿舍楼里各科名师都逐一请来给莹莹补习。作业负担已经很重的莹莹对此常常面露厌倦,但出于礼貌每每配合。在我看来,只要上课时认真听讲就已经足够,这种白加黑、五加二、学校加小灶的灌输,效果有限甚至是让学生因心生抵触而出现反效果。我的这种观点偶尔露头,就会遭到父母的严辞批评和打压。
但实际效果却大跌眼镜,补课见不到任何效果,甚至越补越退步,莹莹在班级内的成绩一路看跌最近一次摸底考试跌破20名!这自然被归结为不努力、不认真、不主动、不细心······
而我让她完全放松、不用拼命努力之后的这最后一次考试,也让我大跌眼镜:成绩跃升到第五名,一下提高15个位次!
已经轻松了的莹莹对此比较淡然:我一直就是这样,不是我提高了,而是其他同学临考前这种拼命的状态,让他们退步了······
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