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翕
张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28
  • 关注人气:4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餐,真的很难吗?

(2020-05-04 13:31:42)
标签:

健康

文化

分类: 健康日记

分餐,真的很难吗?

 

分餐可以是在上菜前分11,可以是自助式地取食物,也可以在桌上公筷、母自己盛到小碗或骨碟里吃。

其实,2016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提出分餐制的建议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也再一次强调在集体用餐中采取分餐制

2020年春天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把分餐的迫切性提到了新的高度。

分餐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是减少交叉感染,降低食源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第二是有助于每个人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放慢吃饭速度,细嚼慢咽,也减少铺张浪费。

 

然而分餐,对中国人的家庭来说,还真的很难。

不要说让我们像西方人那样一分一份,就是用公筷、母勺,很多人都觉得没必要。

如果是一大家人一起吃饭,家中长辈不认同,“我都不嫌你们脏,你们还敢嫌我脏?”好家伙,子女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如果家中只有两、三个人,互相亲亲热热的,好像用了公筷、母勺就生分了似的。

有些家庭会觉得,自家人吃饭还得分成一份一份的,或者用公筷、母勺夹来夹去,多倒一遍手,多麻烦啊,真的有必要吗?

其实,一件事儿难不难,与自制力有关,但更与你对它的重要性识程度有关。

有句俗语说:“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你。”

如果你觉得做也罢,不做也罢,那可能真的做不成。

 

好吧,作为健康节目主播,翕子要说的就是分餐到底有多么重要。

象我们之前传统的共餐”、“合餐”方式,每个人用自己的筷子、勺子夹取食物,餐具在每个人的嘴里进进出出,口腔和唾液中的细菌、病毒也随着餐具带到菜肴上,不知不觉间传播了疾病。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同时在患者的尿液和粪便当中也分离到了新型冠状病毒,因此有些人再次把分餐提了出来。

的确,预防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也包括实行分餐制。过些日子疫情缓解以后,我们还是会一起吃饭,到时别忘了分餐。

当然,分餐预防疾病,更重要的是预防经过消化道传染的疾病,如幽门螺旋杆菌肠道感染的腹泻痢疾结核、肝炎手足口病等。

 

特别是幽门螺旋杆菌这是最容易忽略的传染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幽门螺旋杆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全球的人群感染率超过50%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约60%,远高于世界平均比例。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烧心,胃痛,口臭等症状,有时会反酸,恶心、呕吐的等情况

更多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并没有任何感觉,也没有任何症状,这也是很多人忽略它的原因。

可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与胃炎、肠炎的关系密切,据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4-6倍。

而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就是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个大家都做到了。但这还远远不够。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口腔中会含有少量细菌,如果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一同进餐,不注意分餐不用公筷的话,有可能会被感染幽门螺杆菌。

 

您也不必过于焦虑,幽门螺旋杆菌很容易通过检测的方法查出来的,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碳13和碳14的方法来检测。只要您早上空腹去医院或体检中心,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检查。

疗虽然有点麻烦,但也是可控的。虽然通常需要服好几种药物,但坚持一个疗程一般都可以治好。

别高兴的太早,幽门螺旋杆菌比较麻烦的是,它不象有些感染,治好了以后会产生抗体,再不会感染了,而幽门螺旋杆菌变异非常频繁,即使产生了抗体,细菌会随时发生变异,所以人不能完全有免疫力去控制它,因此即使经过根除,仍然可能被再次感染。

 

所以,又回到分餐的话题来了,即使你曾经根除了幽门螺旋杆菌也还是要坚持分餐才行。

咱中国人不习惯一人一份地吃,那就选择使用公筷母勺吧

开始可能会觉得麻烦,习惯了就好了。

现在我们就从自己的家庭做起吧。

上一盘菜的同时,放上一个大勺子,或者一副公筷。每个人从大盘子里把菜盛到自己的小碗或骨碟里再吃。

其实虽然麻烦,却让我们不得不放慢吃饭的速度,细嚼慢咽对健康的益处也是翕子多次和您说过的。

很多人说我吃饭就是快,慢不了怎么办?这不,公筷、母勺也能让您吃得慢一些,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