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文化 |
分类: 健康日记 |
七招教您春天养阳气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知道阳气有多重要了吧?它就是我们生命的太阳,是一切光明和温暖的来源,也是我们生命的推动力。《黄帝内经》有:“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只要我们阳气充足,就能强身健体,抵御外邪。
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正是我们养阳气的大好时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天比较特殊,我们该怎么做呢?
翕子为您总结了七招养阳气,招招见效,您可收好了。
第一招、晒太阳。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张国英主任说过一句话,“晒太阳不是万能的,不晒太阳是万万不能的。”
在万物生长的春天,我们要早睡早起,太阳出来以后,在不接触密集扎堆人群的前提下,尽量要选择阳光相对温暖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
如果因为疫情不能外出,或风大的时候可以选择阳台、居室阳面靠窗晒太阳。
需要提醒您的是,玻璃会阻挡绝大部分紫外线,所以最好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过强的阳光照射会增加白内障的风险,一定要做好防护,最好戴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
第二招、伸懒腰。
别看伸懒腰有个懒字,它对身体的好处却非常大。
伸懒腰可以让我们吸进更多氧气,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大脑的供氧量;扩胸运动,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手臂上举、向后仰头,能放松放松脊柱、颈部和肩部;伸懒腰还能使血流速度加快、更顺畅,预防血栓的形成。
别看伸懒腰人人都会,做起来也还是有技巧的,翕子想提醒大家的是注意伸懒腰时不要憋气,更不要用力过猛,只要缓慢地舒展我们的身体就好了。
升级版的伸懒腰是在尽量延展我们的身体的同时,做一做侧伸展和扭转身体的动作,但一定要轻揉,我们的“筋”喜柔不喜刚,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
第三招:干梳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国生大夫教过我们的养阳神功,是升级版的干梳头。四步功法,您还记得吗?
第一步:用十个手指的指腹做从前发际线往后干梳头。这一步的要领是轻柔舒缓,目的是唤醒我们的头皮,唤醒我们的大脑,唤醒我们的身体。
第二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并拢,微微弯曲,指腹压在我们的头顶正中线的地方。不需要太大的力量,以头部有轻微的酸胀感觉是最好的。
第四步,用虎爪劲抓头顶的两侧。把双手伸开,微弯曲,把大拇指放在耳朵上方,另外四个手指在头顶,像虎爪一样抓住头皮,从前往后慢慢地抓一抓。
因为干梳头是升阳气的,所以一定要在早上做,晚上做了,可能会让您比较兴奋,影响睡眠。
第四招:早睡早起。
北京中医药大学治未病中心主任袁尚华强调不要过度消耗也是保养。
现在很多社交活动都取消了,大家宅在家里的时间很长。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这会导致我们的身体阴阳俱损。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赵宇昊教授告诉我们,“早起升阳气,早睡养肝血。”
夜里11:00到凌晨3:00,我们一定要在睡眠中。中医认为这个时段养肝血,西医的“脑电”发明以后,观察到人在这个时段才能进入深睡眠。
其实人在9:00-11:00的时候是最困的,这时候入睡,也最容易得到良好的睡眠。子时一阳升,如果您过了11:00还没睡,阳气已经开始升发,就不容易睡眠了。因此长期熬夜的人容易患失眠症。
第五招: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有很多种,翕子只跟您介绍通常的一种,就是全身放松深呼吸,吸气时鼓肚子;然后缓慢地把气呼出去,同时慢慢瘪肚子。
注意力一定要放在腹部,感觉肚子的起伏。进而感觉吸气时整个腰部都鼓起来。
大家都知道,腹式呼吸能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降血压。但是您可能不知道的是,腹式呼吸还能调节情绪,缓解焦虑。
其实腹式呼吸的好处在生活中随处可用。
比如您生气发怒的时候,做几个深深的腹式呼吸,可能火气就不那么大了;
比如您焦虑的时候,坐直身体,放松心情,做一会腹式呼吸,可能就感觉好多了;
再比如如果睡不着觉,您也可以躺舒服了,做腹式呼吸,说不定一会儿就睡着了。
翕子要提醒您的是,腹式呼吸虽然目标是深、长、匀、细,但千万不能强求,更不能憋气,一定要让自己越做越轻松,越做越舒服。您做久了,呼吸自然会慢慢变得深、长、匀、细,身体也越来越健康。
第六招:生姜大枣茶。
春季人的肝气比较旺,肝木克脾土,人的脾胃会相对受到压制。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一旦虚弱了,营养的消化吸收就差,整个身体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翕子给您出的第六招是每天早上喝一杯生姜大枣茶。
姜本身有很好的升阳作用,还能使脾胃健运。
枣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而且红枣维生素含量高,有利于增强增强免疫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科主任袁尚华还提倡大家要吃应季蔬菜,吃蔬菜大棚外面阳光下生长的蔬菜,能量高,鼓舞阳气。
第七招:足浴按摩
虽说一年四季都适合泡脚,春天泡脚尤其有益身体。因为俗话说“春天泡脚,升阳固脱。”
今年春天活动少,可以通过泡脚、按摩来弥补运动的不足。
翕子推荐您可以在泡脚之后配合按揉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太冲穴在我们的脚背,您可以手指沿大脚拇趾、次趾的夹缝慢慢向上压着移动,压到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的地方,或者明显感到痛的地方,就是太冲穴。
如果您有时间,袁尚华主任建议您整个脚都可以揉捏揉搓,“揉的时候一定不要揉骨头,要揉肌肉多的地方,搓揉骨缝肉缝,经络气血就在这些地方走行。如果疼,说明经络不通,有的人一疼就不揉了,其实是错了,应该是力量由小到大,揉上几次就不疼了,经络也就打通了。”
好了,提振阳气的七招都教您了,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来运用。翕子想多说一句的是,中医有句话叫过犹不及,适可而止,适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