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文化 |
分类: 健康日记 |
我们一生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睡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失眠的人来说,却有一千种原因影响我们的睡眠。
疫情期间,出现睡眠障碍的朋友可能会增加,这与春天的气候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有关,与疫情带来的活动少、思虑多有关。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中心主任孙伟告诉我们,其实影响我们睡眠的基本原因只有三个,如果掌握了这三个睡眠的基本要素,您就可以轻松掌握自己的睡眠。
睡眠的第一个要素叫睡眠节律。
睡眠节律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钟,它不光掌管我们的睡眠,还掌管我们的饮食、血压、体温以及激素的释放。可以说,生物钟是身体告诉我们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
当我们对照中医的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我们就会明白,生物钟并不是我们随意定的,我想几时睡就几时睡,我想几时吃就几时吃是不行的。
因为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不同的时辰我们的气血运行的地方是不同的,因而就应该顺应十二时辰的养生。几点睡,几点吃,几点运动,其实是身体本身早就定好了的,而且我们的祖先一直遵循这样的规律来生活。
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本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节律。
可是,当我们有了电灯,有了电子产品,我们以为人类征服了黑暗,征服了无事可做的漫漫长夜,就可以肆意妄为,但我们的身体会为此付出代价。
比如当我们熬夜,不按时睡眠,就可能扰乱自己的生物钟,造成睡眠障碍,继而引发一系列身体问题。
只有与自己的生物钟合拍,也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
第二个方面叫睡眠动力。
所谓动力,就是一件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睡眠动力,就是我们想睡觉的动力。换句话说,睡眠动力就是我们有多困。
我们越困,就越容易入睡,如果不觉得困,当然就不容易入睡。
影响睡眠动力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保持清醒的时间,另一个与适度运动有关。
所以孙主任建议有睡眠问题的人白天不要补觉,不但不要补觉,甚至不要呆在床上,任何赖在床上的活动都可能会降低睡眠动力。
另一方面,就是要做适度的有氧运动。您要注意的是,运动要在白天进行,避免睡前两个小时运动。
第三个方面要身心放松。
古人说“先睡心,后睡眼。”(宋代蔡季通《睡诀》)就是告诉我们,睡眠时先要把心放空,让心安适,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老老恒言-安寝》中说:“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越想尽快入睡,则越是睡不着,只有情绪放松下来,消除一切思虑,即首先“睡心”之后,才能真正渐渐入睡。
孙主任教我们渐近式肌肉放松练习,和静坐正念呼吸训练,关键是一点点感受自己的放松。这些在网上也都可以找到,翕子就不重复了,想说的是,消除杂念,就能安然入睡。
有些朋友会说,我没办法消除杂念怎么办?
那就用“一念代万念”。
简单说,就是只关注一个念头,这样自然就不再胡思乱想了。
关注什么念头呢?其实关注什么都可以,比较常见的是数自己的呼吸。或者单纯关注自己的呼吸也可以。
有些人说我数羊行不行?
翕子个人的觉得,英语中睡眠是sleep,英语的羊是sheep,数sheep当然有助于sleep,而在汉语中,羊的谐音是阳光的阳,阳气的阳,我们一边数一边想着明亮、温暖的阳光,一边想着充满活力的阳气,那怎么可能入睡呢?
如果想着小溪水静静地流淌,就容易入睡多了。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一念代万念”的方法,不一定非要想什么,关键是把自己的身心放松。
孙主任为我们总结了“上下不动静”五步疗法,告诉我们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上床,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下床,不补觉,不午睡,不赖床,白天有氧运动一小时,每天做一些静心练习。只要您掌握了这三个要素,做到“上下不动静”,睡眠就可以得到改善。
当然,如果仍然不能睡好觉,那就可能需要医生的帮助了,很多身体的和心理的疾病会影响睡眠,这需要通过积极的治疗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