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翕
张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28
  • 关注人气:4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赶不走的春困,怎么办?

(2020-03-18 17:00:45)
标签:

健康

文化

面对赶不走的春困,怎么办?

 

“睡到自然醒”,曾经是很多人的梦想,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把我们关在了家里,很多人实现了“睡到自然醒”了吧?

可是,怎么还困啊?

看外面风和日丽,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屋里的我却总是呵欠连天,昏昏欲睡,这种现象是春困吗?

的确是“春困”。

俗语就说:春困夏乏秋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困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从大原则说,春困和秋乏不同。

秋乏是因为我们经过一夏天的阳气外泻,身体确实需要休息,所以面对秋乏,最常见的方法是早睡一个小时。

而春困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阳气没有生起来,因此最常见的方法是提升阳气。

 

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很少出门或几乎不出门,春困似乎更严重了。

如果不能正确调整春困的话,您可能会觉得越睡越困,春困会影响肝的舒畅条达,一旦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又反过来影响人的情绪,加重春困。

时间长了,阳气得不到生发,也会对一整年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要想对治春困,先要了解人为什么会春困?

春困是季节变化都会出现的自然反应。

随着气温的升高,会使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和毛孔明显舒张,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旺盛,血液供应量比冬天要明显增多,而使流入大脑的血液比冬天少,大脑的氧气供应量减少,导致了脑神经细胞兴奋程度的降低,人体一时还适应不了这样的气候变化,于是出现了软绵绵、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

脾失运化也会导致困乏。

疫情期间,中国不知冒出了多少大厨。天天在朋友圈看朋友们晒各种自家做的美食,各种网络推送也在不断教大家在家做各种美食。更因为难得家人团聚,主妇们做美食的兴趣也越发浓厚。各种炖煮,各种烘焙,各种精致地花样翻新,难免就吃得高糖高脂,肥甘厚味了——可是别忘了,今年春天吃得更多,活动却更少了。

这也是今年春困更厉害的原因吧?

加上春季雨水多起来,外因也容易导致脾被湿邪所困。

出门少,活动少,晒太阳就少,体内的湿气排不出去。我们知道,脾是喜燥恶湿的,湿浊因脾,人体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疲倦乏力、肠胃问题等,这在中医上被称为“湿困”或“春困”。

您肯定也注意到了,很多困乏都是在饭后最为明显,特别是如果这一餐吃得比较甜腻或者肥厚的话,就更容易犯困了,没错,当我们的气血都被脾胃带走去消化食物的时候,人是很容易犯困的。所以,预防春困,也要当心不要吃得太多。

 

接下来翕子教您三招对治春困。

 

第一招:早睡早起。

中医说早睡养阴,早起养阳。早上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就是对治春困最好的方法。

现在太阳差不多是600钟从地平面升起的,您可以早上600起床。相应地,您如果需要8个小时的睡眠,就要晚上1000上床睡觉啦。

 

第二招:运动升阳。

适度活动,一定有利于阳气的升发。但现在疫情期间,不提倡出门,翕子教您几个小动作,可以很好地提振阳气。

干梳头。

每天早上起床,先用梳子或者手指梳头百下,就能有效地提升阳气。

伸懒腰。

别看伸懒腰有个懒字,这个小动作通过拉伸整个身体,舒展心胸,具有非常好的提振阳气的作用。早上起床一定先伸几个懒腰,您可能立刻就觉得神清气爽。

八段锦。

八段锦是非常好的传统养生功法,如果您不会做,可以在网上找个八段锦的视频跟着做一做,都能很快驱走晕晕欲睡之感。

 

第三招:适度刺激

中医讲芳香通窍,闻一些香,比如熏香或者闻一点薄荷,到阳台摆弄摆弄芳香的花草,都可以让人不再昏昏欲睡。

给自己泡一杯浓茶或者咖啡,即使不喝到嘴里,单单闻香都有提神醒脑的功用,从古至今都很有效。

吃一片口香糖或者薄荷糖,最好挑选无糖型而且口味特别强烈的那种。

用凉水洗洗脸,或者冷热水交替洗脸,很提精神的,不过翕子提醒您一定要在自己能承受的温度下进行,千万别烫伤。

还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开窗透气,外来的新鲜空气可能一下子会给你注入精神和活力,当然,这个季节还是要防止受凉,可以提前把衣服穿好,只要头脑一凉就清醒多了。

 

 

如果您用了上述方法,“春困”还是得不到缓解,翕子要提醒您,部分疾病也会导致春困。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电解质失衡等原因造成脾胃运化不畅;

冠心病、肺心病等心问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供养不足等使人产生疲劳感

睡眠呼吸暂停低勇气综合症等睡眠障碍者使人在睡眠时脏腑不能得到很好修复,出现困倦、乏力、嗜睡等症状

春困还有可能是由于贫血引起的,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疲乏、困倦

如果有上述基础疾病,您可以当心啦!控制好基础疾病,才能避免对身体带来更大的损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