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寒冷饮则伤肺”
(2020-02-28 18:41:07)
标签:
健康文化 |
“形寒冷饮则伤肺”
想起采访过的很多中医大夫都说过一句话,“形寒饮冷则伤肺”,现在新冠病毒这么猖獗地侵犯我们的肺,是不是因为我们现代人的肺越发娇气呢?
首先,肺本来就很娇气。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中医历来有“肺为娇脏”之说。
外界寒邪一旦入侵,突破鼻子喉咙的黏膜,最先受到攻击的就是我们的肺脏,最经典的就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的这句话:“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盛,中外皆伤。”
“形寒”,就是我们的身体受寒。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说“重寒伤肺”。
肺在五脏六腑中最高的位置,“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一旦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外邪进犯我们皮肤、鼻子的时候,容易受伤的总是肺。
冷饮,就是吃了喝了过于寒凉的食物和饮料,也容易伤肺。
这个好像不太容易理解?
经典里说的很明确,《黄帝内经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
《黄帝内经素·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饮食入胃,首先伤及脾胃,按照五行理论,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为肺之母,母病及子,脾病又可伤及肺。
还有《素问·咳论篇》“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邪因而容之,则为肺咳。”
形寒冷饮哪儿来的呢?
现代社会我们的保暖设施已经很好了,并非象古代那样没法保暖,而是我们很多时候不注意,不当回事儿。
翕子自己年轻时都干过傻事儿,那时阳气足,一冬天不穿秋裤,虽然知道冷,还觉得自己能忍特别酷,现在想,真是太傻了。
现在老年朋友不大会象我当年那么“作”,但也有很多没注意到的时候。因为,现在我们因“形寒冷饮”而伤肺的情况更多的并不是冬天,而是在一年四季都会遇到,特别是夏季。
“形寒”往往是空调的“功劳”。
空调给人们带来很多舒适,免除夏季炎热之苦,但也隐藏着危害。
天气炎热,人出汗后,汗孔张开,腠理疏松,此时如果突然进到空调房中,就会被寒气所伤,或者夏天一直呆在空调房,温度又开得太低,使本当出汗的整个夏天都没有出汁的机会,也会带来“形寒”。
饮冷则拜冰箱所赐。
家家必备的冰箱不仅用于贮存食物,更是用来做很多好吃的冷食。
脾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生成气血,为后天之本,脾和肺属于母子关系。如果经常或者过度食用、饮用寒凉的食物、药物,必然会伤及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母病及子,脾病会连累到肺,故饮冷伤肺,会导致咳嗽。
再加上现在抗生素的滥用,过度输液。这些在中医被认为是寒凉之品,大量的使用容易让机体受到寒邪的伤害,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增多。
经过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更现在知道肺的保护有多重要了吧。
希望您也知道,空调、冰箱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与舒适,也潜藏着危险,我们的享受它的方便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肺,不要被“形寒冷饮”所伤。
顺便还要说说,肺除了怕寒,还怕什么?
肺是娇脏啊,太冷不行,太热了也不行。肺怕的热主要指的是内热,如果暴饮暴食,进食大量的肉类食物以及辛辣的东西,内热就会积聚,人就容易上火,组织器官和脏腑也会跟着上火。这火一旦到了肺了,就成了肺热。一旦出现肺热,肺的抵抗力就大打折扣,像感冒、鼻塞、黄涕、咳嗽、痰多、口干、支气管炎症、鼻炎、肺炎、发烧等等,凡与呼吸道有关的,都可能是有肺热的缘故。
肺还怕燥,这是我们秋天要特别当心的。秋天气候干燥,容易耗伤津液,所以秋季要特别当心固护肺阴,少吃辛辣之品。
肺还怕脏。肺为“清虚之脏”,对环境特别敏感,现代社会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吸烟都会影响到肺的健康。
肺还有一怕,就是怕悲伤和忧愁。《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如果过度悲伤或者忧郁,气血不通,就会伤害到肺脏。所以一定要调节好情致,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
希望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结束之后,大家都能好好养护自己的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