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疼痛的意义

(2019-04-01 17:31:08)
标签:

健康

文化

分类: 健康日记

疼痛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疼痛体验,疼痛有意义吗?

有的,疼痛是身体打来电话,告诉我们身体出了问题。

当然,问题也有轻重缓急。

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路桂军告诉我们,了解疼痛就能读懂自己。


疼和痛是不一样的。

疼是身体的症状,痛是心理的感受。

翕子最深的体验是分娩的过程,孩子没生出来之前的震痛,据说是十级疼痛,但每疼一次,都预示着希望,所以觉得自己能够忍受。

手术麻药过后的疼,应该没有分娩的疼强烈,然而因为治疗已经结束,忍受疼痛并没有意义,就会觉得很疼。

所以,路桂军主任特别强调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支持,在治疗疼的同时,缓解心理的痛,才是疼痛科真正的治疗。

 

从疼痛的表现来分,疼痛有很多种。

可以有酸痛、胀痛、刺痛、跳痛、烧灼痛和无法描述的疼痛。

这是我们自己可以观察到的。

酸痛和胀痛一般是肌肉疼痛和骨膜疼痛,比如运动过度或体力活动做多了,局步的肌肉酸胀。

您可以泡个热水澡,热敷、理疗就可以缓解,可以不用去看医生,但前提是您一定要确切了解疼痛的原因。

跳痛,指搏动性疼痛,老百姓常说跳脓了,因为化脓了会一跳一跳地痛,这类疼痛一般是与血管相关疼痛和感染相关疼痛。

如果是放射痛、烧灼痛,象触电一样火烧火燎的疼,一般是与神经有关疼痛。

还有一疼难以描述的疼痛,难受极了,却说不出来,比如心梗、肠痉挛、胆结石,这类疼痛一般是内脏疼痛,需要最快速就医,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在所有疼痛症状中,也会遇到找不到原因的疼痛,比如会阴疼痛就是一类,往往检查了一大圈,各科都找不出问题,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忍受疼痛,我们还可以去疼痛专科啊。

 

从疼痛的原因上说,疼痛分三大类。

有肌肉相关的疼痛,有血管相关的疼痛,有神经相关的疼痛,脏器相关的疼痛,还有心理的问题导致的疼痛,医生会很细致地根据疼痛的原因进行专门治疗。

您稍有了解,可以知道自己的疼痛是不是需要立即就医,从而可以读懂自己身体大概出了什么问题。

不同类型的疼痛,医生会帮我们怎样治疗呢?

疼痛医生的治疗原则,首先是尽可能保留功能,即使是神经性疼痛,也是以保留功能为前提。

神经性疼痛一般情况下先看什么原因引起。如果是因为外伤造成的神经性受损出现疼痛,首先控制疼痛症状,然后修复神经——对接、吻合,解除压迫等方式。

如果是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神经病变,在控制疼痛的基础上,也会进一步处理导致神经痛的原因,比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疼痛非常常见的疼痛,在控制疼痛的同时,会帮患者控制好血糖 并辅以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很好地缓解疼痛。

肉相关疼痛,疼痛医生会教会患者如何避免超过肌肉的承受能力的运动。如果确实需要做的劳动或运动,医生会教患者如何做好热身和拉伸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来缓解疼痛。

如果脏器出现疼痛,比如说腹痛,要判断是胰腺的问题,还是胆囊的问题,还是肠道问题,在经过初筛之后,在把疼痛控制到患者能忍受的水平,再帮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找出原因,去治本。

 

疼痛是疾病的信号,但是,当我们捕捉到疼痛的信号并进行治疗的时候,并不意味着疾病没好,就一定要忍痛。

疼痛科医生是怎么帮助我们的呢?

宏观看疼痛,疼痛的产生需要三个必要因素。

第一是恶性刺激。这个刺激可以物理的,化学的,也可能是心理事件。

第三个是正常的神经传导。比如上肢的神经坏了,手受伤了也是感觉不到疼痛的。

第三个是清楚的神智。大脑功能是正常的,一个昏迷的人是感觉不到疼痛的。

疼痛的三个要素指出了我们疼痛治疗的三个方向,

如果是恶性刺激引起的,驱除恶性刺激就行了。

比如手上扎了个刺,把刺拔掉就可以了。

如果是一时无法去除的恶性刺激,比如肿瘤,暂时无法缓解,需要长时间的治疗过程,那我们的医生可以帮我们抑制神经的过度敏感和信号的上传,疼痛可以降低很多。

如果恶性刺激过于强大,抑制神经的药物仍然不够,还可以在大脑中用些提高痛欲的药,同样的恶性刺激,也可以感觉不到那么痛苦了。

 

以往医疗条件沿不健全的时候,我们经常需要以疼痛缓解来判断疾病好没好,但现在我们的各种理化检查、物理检查、影像检查,我们完全可以可视性地观察到疾病的康复,完全没必要把疼痛做为康复的标准,完全没有必要忍受疼痛了。

无论疾病的进展如何,患者都可以拥有比较好的生活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