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高知”认知障碍越不容易被发现
(2019-04-01 17:28:01)
标签:
健康文化 |
分类: 健康日记 |
老年痴呆是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中风之后老年人的第四大杀手。
老年痴呆治疗效果比较差,预防和早期干预是最佳选择,然而,中国人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率非常低,很多老人都等到中重度痴呆以后才来看病,这时候是很难有逆转的,而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进行干预,可以极大地缓解疾病进程,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到底有多少人有老年痴呆?
权威数据表明,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85岁以上的患病率高于30%。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科主任杨戈告诉我们,我们人均寿命极大地提高了,民国时期中国人的人均寿命才35岁,想活到痴呆也活不到啊。
1980年前后人均寿命也不到70岁,而现在已经提高到平均76.4岁,难怪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
现在翕子采访老人,都不敢说祝您长命百岁了,人家都99岁了,你祝人家活到100岁,什么意思?
可是,正如杨戈主任告诉我们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每个人老化的部分不同,有的人老化关节,可能带来行动不方便;有些人脏腑老化,会得各种慢性疾病;有些人可能身体状态很好,可是大脑细胞老化,产生认知障碍。
现代医学不能改变这些老化,但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预防,也可以通过医药手段进行干预,放慢老化的速度。
什么是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的中间群体,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有可能发展成老年痴呆。
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是老年痴呆最佳的干预时期。但是太多的老年人错过了这个干预的黄金时间。
北京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苏琳告诉我们,70岁的老人有三分之一是需要筛查的。
然而,谁也不想告诉别人“我变笨了,我变傻了。”
克服“耻病感”,可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而且,越是高级知识分子,越是受教育程度高,越是在工作时处于重要位置的人,越不容易发现早期认知障碍。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和小聪明会帮助自己掩示。
当然,总体来说,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患认知症的比例会低,这与预防有关,可能因为他们用脑更多,也更有条件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为大脑得到更多的锻炼,就象身体的锻炼一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
然而,老年痴呆是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毕竟是脑组织的老化,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但在临床上,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早期认知障碍反而更不容易被发现。
医生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在做老年认知能力测评的时候,医生是有偏心的,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即使只丢了很少的分数,也可能被诊断为认知障碍,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即使丢了更多分数,也可能被判断为正常。
其实,早期认知障碍别人不容易发现,我们自己是最早知道的,您可以自己来判断,只要看看有没有下面的问题,就知道是不是需要看记忆门诊。
哪些情况是早期认知障碍的表现?
哪些情况是早期认知障碍的表现:
判断力下降、掌握个人财产出现问题、出现受骗上当的情况;
容易害怕,天黑不愿意一个人呆在房间里;
不会算术,学习使用新工具出现困难;
缺乏兴趣、什么都不想去做,不想参加集体活动;
反复重复同样的话、表达问题词不达意或说完就忘;
好忘事,想不起来吃药,老记不住约定的事情;
或者失眠、早醒、休息不好、每天都感到沮丧;
毫无来由地情绪涨落,极不稳定,
有时甚至变得多疑、抑郁、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克服耻病感
脑萎缩最早期的表现若未受到重视,发展到轻度、中度脑萎缩时,症状就会逐步加重,会变得不可逆转,那时,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与一个健康的未来相比,“耻病感”实在不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