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养生:打好防暑第一仗
(2015-06-05 16:12:41)
标签:
健康文化 |
分类: 健康养生 |
芒种养生:打好防暑第一仗
梅雨来时种黍忙,
暑湿初至困脾肠。
甜咸稍减粥多益,
早起晚眠午觉长。
洗澡须得汗落尽,
擦干身体再吹凉。
补心养血天时利,
安守家中宅何妨?
——《健康之家》二十四节气养生诗之芒种
春争日,夏争时,芒种时节,大麦、晚稻等有芒作物开始成熟,抢收急迫,对于靠年吃饭的庄稼人,当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对于我们收音机前的爸爸、妈妈,需要,首要任务自然是打好防暑的第一仗。
防暑的同时别着凉
“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此话意思县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
天气炎热,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出汗很多,入睡后易受凉感冒。暑天感冒俗称“热伤风”,空调病就属于“热伤风”。
预防“热伤风”,要锻炼强身,并随早晚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纳凉的同时晒太阳
俗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其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温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很好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因此人会变得懒散。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这一季节的气候特点特征而定: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袪除体内的湿气,振奋精神。可是千万要注意,一定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
洗澡定要待汗落
芒种过后,中午时天气更热,人也容易出汗,所以衣服一定要勤洗勤换。为了避免中暑,芒种后就需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容易滋生痤疮。
夏季出汗多,您知道怎么擦汗吗?青城太极掌门人刘绥滨老师讲过,擦汗一定不要用毛巾使劲擦,只有吸汗的毛巾轻轻沾起汗水就可以,避免打开的毛孔被伤到。
另外,夏日昼长夜短,我们的起居也要随自然的变化,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小憩可助恢复疲劳。
饮食清淡瓜当家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元代医家朱丹溪的《茹谈论》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
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芒种节气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如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注意不能过咸、过甜。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会使血压升高。吃甜食过多,易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